教授12班林昱辰
1.鄭人買履
《韓非子》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謂曰:吾忘持度!返歸取之。及返,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甯信度,無自信也。比喻只知一昧的相信教條,而不顧實際的人。 後用以譏諷墨守成規而不重視實際狀況的人。
2.楚人過河
《呂氏春秋‧察今篇》
荊人遇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舍。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寓意:事物都是在不斷發生變化的,人們在處理事情時,應從實際情況出發,墨守成規只能導致失敗。
3.澄子尋衣
《呂氏春秋‧淫辭篇》
宋有澄子者,亡緇衣,求之途,見婦人衣緇衣,援而弗舍,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緇衣。」婦人曰:「公雖亡緇衣,此實吾所自為也。」澄子曰:「子不如速與我衣:昔吾所亡者紡錙也,今子之衣禪錙也,以禪錙當紡錙,子豈不得哉?」寓意: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別人,把自己的滿足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完全不理會合理與否。
4.掩耳盜鐘
《呂氏春秋‧自知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棰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寓意: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5.良狗取鼠
《呂氏春秋‧士容篇》
齊有善相狗者,其鄰假以買取鼠之狗,期年乃得知曰:「是良狗也。」其鄰畜之數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曰:「此良狗也,其志在獐糜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則桎也。」其鄰桎其後足,狗乃取鼠。寓意:不看重其原本擁有之長才,而反過來要要求牠所不擅長的,這其實是不智之舉,要認清自己的長處,好好發揮,必有一番作為。
6.蹶與蛩蛩、距虛
《呂氏春秋‧不廣篇》
北方有獸,名曰蹶,鼠前而兔後,趨則跲,走則顛,常為蛩蛩、距虛取甘草以與之。蹶有患害也,蛩蛩、距虛必負而走。此以其所能,託其所不能。寓意:物各有所長,亦各有所短,如互相取長補短,則彼此均會獲益。
7.再作馮婦 《孟子‧盡心下篇》
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士。則之野,有眾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望見馮婦,趨而迎之。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其為士者笑之。
寓意:人一旦身分地位作了改變之後,應該要時時提醒自己行為舉止要符合目前的情形,不要得意忘形,醜態畢露。
8.王顧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篇》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託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則凍綏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何之?」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寓意:一個人侷限於主觀成見和私心雜念,有時對別人身上的缺點看得清楚,卻往往對自己的缺失認識不清或文過飾非,渾渾噩噩地過日子。
9.偷雞賊 《孟子‧滕文公上篇》
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寓意:做了壞事,如果知道是錯的,就要從根本上去改正它,而不能滿足於表面數字的減少。否則,錯誤依舊是錯誤,想要改正也是不切實際的。
10.朝三暮四
語出〈列子‧黃帝〉
宋有狙公者,愛狙,養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損其家口,充狙之欲。
俄而匱焉,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馴於已也,先誑之曰:“與若茅,朝三暮四,是乎?”眾狙皆起而怒。
俄而曰:“與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伏而喜。
籠群愚,亦猶狙公之以智籠眾狙也。名實不虧,使其喜怒哉!引伸成為心意不定、反復無常。
早上這樣做,晚上又改變心意變成那樣做。11.鷸蚌相爭
《戰國策.燕策二》
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父也。故願王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形容雙方不和,相爭不休,卻讓第三者占了便宜。
12.【井底之蛙】
出處:莊子‧秋水篇
子獨不聞夫埳井之蛙乎?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出跳梁乎井幹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則接腋持頤,蹶泥則沒足滅跗;還虷蟹與科鬥,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樂,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時來入觀乎!』東海之鱉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縶矣。於是逡巡而卻,告之海曰:『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於是埳井之蛙聞之,適適然驚,規規然自失也。」寓意: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13.【魯侯養鳥】
出處:莊子‧至樂篇
昔者,海鳥止於魯郊。魯侯御而觴之於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鳥也,非以鳥養鳥也。寓意:世界上的事物是多種多樣,紛繁蕪雜的;人們做事都要看清對象,根據不同的對象,採用不同的方式方法,這樣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如若不然,必然招致魯侯養鳥的可笑結局。
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7101502281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 … 8040909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