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1 月, 2014 6:49 下午
#11965
使用者
南宋汪藻 〈皇太后告天下手書〉:
緬惟藝祖之開基,實自高穹之眷命。歷年二百,人不知兵;傳序九君,世無失德。雖舉族有北轅之釁,而敷天同左袒之心。乃眷賢王,越居舊服,已徇群臣之請,俾膺神器之歸。由康邸之舊藩,嗣我朝之大統。漢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興;獻公之子九人,惟重耳之尚在。茲為天意,夫豈人謀!尚期中外之協心,同定安危之至計。
按,此文見《宋史》卷十六,我另據本集稍作改動;又此文宋史無題,後人所擬,各自不同,我選此題,聊為區別而已,非有裁斷。
再解釋選此文之意義,從廣義的貶官來說,整個王朝的南渡,不啻是更廣更深沉的貶官,這是我覺得此文或許能合此主題的緣故;當然從嚴格意義而言,是文不對題;但或許從情調上來看,是更切合題旨的。
此篇文章重點有二:第一,宜光武之中興:指振作、反攻;第二,惟重耳之尚在:指繼位者之正統。不也就是說貶官者要重新認識自我,力圖振作嗎?
又陳寅恪嘗以為此篇乃宋四六第一,確實,明白暢達似唐朝陸贊,而格調矜持嚴重,正是皇家本色。從整個大層面的貶官來說,這篇文章不卑不亢,只接受事實,力圖振作,且藉口亦堂皇正大,卻是佳作;似乎歷來貶官文章中,也少此調(當然他們本來的性質與題目都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