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1 月, 2014 4:42 下午
#11743
使用者
白居易被貶江州時作<與元微之書>
元和十年(815)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此次貶謫是一沉重的打擊。在心感不平之下,白居易的思想上從此走向消極。他把儒家的「樂天知命」,道家的「知足保和」和佛家的出世思想,糅合起來作為精神上的寄託。在被貶的第三年即元和十二年的春天,他在廬山的香爐峰與遺愛寺之間,建成一座草堂。那裡可以「仰觀山,俯聽泉,停晚竹樹雲石」,並準備「終老於斯」(《草堂記》)。這篇<與元微之書>,便是在草堂寫的,而這封信也反映了他當時消極的思想。
白居易在文章中寫了被貶後的三幸,但其心境上仍鬱鬱寡歡,尤其末段的「憶昔封書與君夜,金鑾殿後欲明天。今夜封書在何處?廬山庵裡曉燈前。籠鳥檻猿俱未死,人間相見是何年。」更可看出他三年以來都未放下被貶的心事,心境沉悶不舒,只差身與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