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12 月, 2011 4:48 上午
#10570
使用者
(1)出處:《呂氏春秋‧察今》
(2)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3)寓意:楚國有人渡江時,劍掉到水裡,他便很快地在船身上刻了記號,說:「我的劍就是從這裡掉下去的。」等到船停了,他就從記號處下水找劍。可是船已經走動了,但落水的劍卻不會動,這樣找劍,不是很奇怪嗎?如果用舊法治理國家,而不考慮時空的轉變,就像這個求劍者的行為一樣令人困惑。
後來這個典源被濃縮成「刻舟求劍」,用來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
BY: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712310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