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時,我殺了自己》
當時看到這本書的標題就吸引了我,因為我想到我五歲時的一些荒唐事(EX.不想每天算心算、寫心算作業而大哭大鬧耍賴在地上滾,結果媽媽無奈之餘就把我的心算班退掉了)
想說我五歲的時候都這麼荒唐了,故事裡的主角是怎麼荒唐到殺了自己
於是就買了這本書回來細細品嘗,欸~~發現!!這本書真的是本好書餒!!!!已經好久沒有一本書可以讓我愛不釋手,到哪都要帶著它看的境界了!!
故事裡講一個五歲小男孩(小波)因為跟他的同班女同學(潔西卡)發生了性關係,他們認為愛是通往成長的一條捷徑,因為他們想逃離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他們想快點長大成人,因為他們是小孩,平常做的那些被大人們稱做"離經叛道""不合乎規範"的事情,受到太多的指責與限制了,覺得快點長大就不會受到這些困擾了
結果他們依舊受到了大人們所說的"社會規範"的影響,一個被送進精神病院,一個被送進醫院
其實他們沒有錯,只是大人們早已遠離了小孩的世界,被這社會無謂的枷鎖鍊住了,他們心中的小女孩小男孩全都躲到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了,所以只要與他們認知中"正確的事情"相違,那都是不對的。
大人覺得對的事情就是對的,就像小波與傑西卡發生關係,只是因為他看到潔西卡很難過,想逃離這個世界,他只是單純想要幫他,並沒有一絲大人們心中想的那些邪惡的雜念,但是大人們覺得這個小孩就是這麼不單純,覺得他心裡有病,才把他送進精神病院,甚至直接認定他有反社會人格,我不禁想,這個社會怎麼了?我是不是在無形之間也成為了這樣的大人?
我對裡面其中一段很深刻,因為小波被關在精神病院裡,那裡的房間裡沒有窗戶,整天枯燥乏味,小波在一次偶然撿到了一枝鉛筆,於是他開始每天在牆上寫下他的想法或是一些內心的真我,那些大人們都不理解的字句,有一次他在牆上寫:"有一個人把時鐘從樓上往外丟,請問他想看到什麼?"
我想問問大家你們心中的答案是什麼
我那時候看到,我以為是他不想受時間控制之類的
但是其實小波的答案是
"因為他想看見時間飛逝"
怎麼樣都透露出他想長大成人的訊息,這個答案太令我咀嚼回味了,有時候大人覺得小孩就是小孩,但是其實小孩內心裡都早已有個大人存在了,他常在沒人注意的時候默默出現,但卻又不受人重視,所以又默默的回去了,反過來想,大人們心中的小孩卻不知跑到何處了。
其實小波沒有自殺,他當時不知該如何是好,於是他躺在地板,伸出他的食指,指著自己的頭,按下姆指,就這樣,他殺自己,雖然不昰貞正的結束自己的性命,但是他心裡的靈魂卻真實的死亡了。
看完這本書讓我陷入一陣深慮,於是從買來至今,我翻閱過無數遍,每次翻,都會有不同的新意出現,每每翻一次都會感到沉痛,為小波感到不捨,且時時有些與小波的共鳴,或許我心裡的小女孩還沒躲到我找不到她的地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