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y To: 期中賞析

#11093
夏珮甄夏珮甄
使用者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賞析:

主要意旨:此為悼念亡妻之作。題為記夢,實際上是通過記夢來抒發對亡妻真摯的愛情和深沉的思念,以及永不得見的哀痛。共分為上下兩闋,感情真摯而淒婉痛絕。

分組解析:

(一)上闋:寫十年相思之苦及死別之痛

「十年生死兩茫茫」:首句便切入核心,妻已亡十年,然蘇軾卻從未因時間流逝而對妻子情感淡去,反而思念漸深。"兩茫茫"一詞點出蘇軾與亡妻陰陽分隔,而"兩"字一下子便述說了不僅僅是蘇軾想念與關切亡妻,而妻子對待自己也是同樣的心思。

「不思量,自難忘」:不去思念,不去盤量,並非因為對妻子無情,而是因為思量讓人難以忍受,所以蘇軾努力讓自己"不思量",可是如果真的"不思量",又何來此闋悼念亡妻之詞作?故其實蘇軾本身的心思"自難忘",無法忘懷妻子才是蘇軾最真實的想法。此二句深刻的表達了蘇軾的哀思。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千里"一詞說明兩人距離遙遠,而"孤"字不僅僅寫出了自己思念妻子心境的孤獨,更猜想妻子亦是如此。"無處話淒涼"則言明了夫妻雙方不能互相傾訴與傾聽之苦。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蘇軾設想自己此時若真能與妻子見面,而自己已然風塵滿面,兩鬢星星,只怕妻子也不能認得出他來了。"縱使相逢應不識"一句更有對妻子訴說自己的淒涼感之意。

(二)下闋:寫夢中情景及夢醒後之哀痛

「夜來幽夢忽還鄉」:"幽"字點出夢境的隱約朦朧,而"夢"可以超越時間空間,自然也能跨越生與死間的隔閡,因此在夢中蘇軾與妻子相見了。"忽還鄉"寫出蘇軾對妻子的思念與渴盼"忽"然間成為事實,悲中寓喜,所欲表達之情感卻格外凝重。

「小軒窗,正梳妝」:以實際描繪的景物使形象鮮明,對上句加以補充而使夢境帶有實感。蘇軾窺視愛妻靜靜臨床梳妝,看似寫夢,實則為以前夫妻恩愛生活的生動寫照。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十年的分別,就算相見後有千言萬語,也不知該從何說起,所以"淚千行",包含了無數的心酸,無數的淒涼,所想要說的,都從眼中奪眶而出,一切盡在不言中。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三句為全詞下了總結,是感情發展的高潮,回歸到現實生活,寫出夢後的哀思。"料得"雖為推測之詞,語氣卻是肯定的。此處"年年"呼應了最一開始的"十年生死兩茫茫",指過去的,也指未來的每一個十年,不斷循環往復。"腸斷處"有兩層意思,一為形容悲痛至極,另一則指亡妻的墓地。而最後"明月夜,短松岡",則是腸斷處的具體化,夢醒後妻子仍在千里之外的松岡下長眠,於是蘇軾又回歸的現實生活中生死兩隔的聚大哀痛與痛苦中。

(三)小結:蘇軾思念亡妻,同時設想妻子亦思念自己,利用白描手法寫出了對妻子的思念,更寫出了兩人過去生活的美好與情分之深,更應用字遣詞簡單易懂,更容易使人深刻感動。

心得:
讀完此闋詞,除了了解蘇軾與其妻情感之深切以及其對亡妻的想念以外,其實也感受到了更多的生離死別,永不得見的無奈與哀痛。

我想起了去年暑假時,大舅舅驟然逝世,一直到現在,我心裡都隱約還是存著「我真的再也見不到大舅舅了嗎?」這樣的問題。現在想起的常常總是在舅舅過世的前幾天,原本大家一起在外婆家吃飯,我卻因為事先和同學有約而沒有去,卻不知道那卻是我最後一次能見到舅舅的機會了,每每想起,心裡總是覺得十分遺憾……。

往更深一層去想,有很多時候自己都沒有勇於表達自己的關懷,無論是口頭上的關心,或者是日常生活上的小細節,並非不關心,有時候卻因為覺得不好意思而沒有適當的表達讓所關心的人知道,然而當自己想要對一個人說什麼,想要為一個人做什麼,而這個人卻已經不在的時候,自己才驚覺已經來不及了,沒有機會了…。一如"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真的想要說的時候,對方卻再也聽不見了……。

正所謂人生無常,每個人都無法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在讀完這闋詞後,我想到沒能見到大舅舅的遺憾,更想到要去珍惜和每一個人相處的時光,免的想見而不得見的,想說而無法說的時候,只在心裡徒留遺憾。

2016 © 何騏竹研究與教學網站

聯絡我

歡迎透過這裡的線上表單來信交流!

Sending

Log in with your credentials

Forgot your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