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賞析:
上闕描寫歡樂多采的元宵景象。第一句「東風夜放花千樹」便把元宵燦爛的樣貌提出,以花千樹比喻煙火在空中的綻放,下句「更吹落、星如雨」再以如被風吹下的星雨的角度描繪煙花。 但有一說,花千樹中是指掛在樹上的燈籠,如此一來,地上的燈火和天空的星點相輝映,熱鬧人間。然而不論是哪項說法都讓元宵的景象鮮豔的跳在眼前。「寶馬雕車香滿路」描寫富貴人家,都做了最精心的打扮,拿出最好的交通工具,在道路上來來往往的添增節慶的華麗。「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運用了動、轉、舞三個動詞讓畫面更加生動,聽覺、視覺的交替,使元宵節目極致活躍,魚龍樣式的燈籠與蕭聲、月光共舞了一整夜的曲子。
下闕描寫婦女的姿態並在曲折中將重點帶出。「蛾兒雪柳黃金縷」分別是三樣古代女用裝飾品,這裡可以用來比喻盛裝打扮的婦女,「笑語盈盈暗香去」詞人讓我們看見婦女們的笑聲與其嬌媚優雅的姿態,「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刻作者的心態出現了大轉折,在這一片熱鬧喧囂的地方,他所找尋的「那個人」就站在燈火最黯淡的地方,前面所寫的人兒、景像再熱鬧有趣,也比不上所思所想的人,找尋了那樣多次,那個人就在轉身之後。而那人不在眾人聚集、愛去的地方,獨自在一個暗處,映襯出了那人的非凡。
有人說詞中的「他」是作者的化身,在對政治感到無力的處境中,深覺自己在政壇的無力,雖然社會情況看似歡愉有趣,但辛棄疾不願與其他耽於玩樂的官員沉淪,寧可孤芳自賞。後人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認為,「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所必須經歷的三個境界之第三種境界,由此可見辛棄疾的青玉案,之所以能在眾多讚嘆元宵的詞詩間脫穎而出,成為傳頌經典,的確是有其特別之處,寓情於景之外,亦能頓悟後人的思想。
感想:
這闕詞最著名的就是最後四句,不免俗的影響我最深刻的也是那四句。現階段的我們是在一個要審慎思考未來方向的年齡,因為受到環境、經濟能力、興趣等等的因素影響,要完成人生規畫是必須不斷的摸索,就如同這闕詞的經典「眾裡尋他千百度」。也許在大學就讀中文系是因為興趣,但是在這期間又對其他領域感到興趣十足,出了社會開起商店,服務群眾,千迴百轉後到了老年或許又是不同的姿態在面對人間,而我想也只能在每個時期都奮力的去做好該做的事、想做的事,我們才有辦法休息,回首這茫茫的世界,藉著自己的經驗看清那在燈火闌珊處的是什麼。這樣子的生活方式我認為可以套用在感情、夢想任何人們要追尋的目標上,不去體驗過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的熱鬧燦爛,很難體會幽暗靜謐的美好。
參考書目:唐宋詞選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