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991010030 中文系103級 洪辰嫣
柳宗元
一、作者生平
1.舊唐書 卷一百六十 列傳第一百十 柳宗元傳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後魏侍中濟陰公之系孫。曾伯祖奭,高祖朝宰相。父鎮,太常博士,終侍御史。宗元少聰警絕眾,尤精西漢《詩》《騷》。下筆構思,與古為侔。精裁密緻,璨若珠貝。當時流輩咸推之。登進士第,應舉宏辭,授校書郎、藍田尉。貞元十九年,為監察御史。
順宗即位,王叔文、韋執誼用事,尤奇待宗元。與監察呂溫密引禁中,與之圖事。轉尚書禮部員外郎。叔文欲大用之,會居位不久,叔文敗,與同輩七人俱貶。宗元為邵州刺史,在道,再貶永州司馬。既罹竄逐,涉履蠻瘴,崎嶇堙厄,蘊騷人之鬱悼,寫情敍事,動必以文。為騷文十數篇,覽之者為之淒惻。
元和十年,例移為柳州刺史。時朗州司馬劉禹錫得播州刺史,制書下,宗元謂所親曰:「禹錫有母年高,今為郡蠻方,西南絕域,往復萬里,如何與母偕行。如母子異方,便為永訣。吾於禹錫為執友,胡忍見其若是?」即草章奏,請以柳州授禹錫,自往播州。會裴度亦奏其事,禹錫終易連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質錢,過期則沒入錢主,宗元革其鄉法。其已沒者,仍出私錢贖之,歸其父母。江嶺間為進士者,不遠數千里皆隨宗元師法;凡經其門,必為名士。著述之盛,名動於時,時號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時年四十七。子周六、周七,纔三四歲。觀察使裴行立為營護其喪及妻子還於京師,時人義之。
2.新唐書 卷一百六十八 列傳第九十三 柳宗元傳
柳宗元,字子厚,其先蓋河東人。從曾祖奭為中書令,得罪武后,死高宗時。父鎮,天寶末遇亂,奉母隱王屋山,常間行求養,後徙於吳。肅宗平賊,鎮上書言事,擢左衛率府兵曹參軍。佐郭子儀朔方府,三遷殿中侍御史。以事觸竇參,貶夔州司馬。還,終侍御史。
宗元少精敏絕倫,為文章卓偉精緻,一時輩行推仰。第進士、博學宏辭科,授校書郎,調藍田尉。貞元十九年,為監察御史裏行。善王叔文、韋執誼,二人皆奇其才。及得政,引內禁近,與計事,擢禮部員外郎,欲大進用。
俄而叔文敗,貶邵州刺史,不半道,貶永州司馬。既竄斥,地又荒癘,因自放山澤間,其堙厄感鬱,一寓諸文,仿《離騷》數十篇,讀者咸悲惻。……
元和十年,徙柳州刺史。時劉禹錫得播州,宗元曰:「播非人所居,而禹錫親在堂,吾不忍其窮,無辭以白其大人,如不往,便為母子永決。」即具奏欲以柳州授禹錫而自往播。會大臣亦為禹錫請,因改連州。
柳人以男女質錢,過期不贖,子本均,則沒為奴婢。宗元設方計,悉贖歸之。尤貧者,令書庸,視直足相當,還其質。已沒者,出己錢助贖。南方為進士者,走數千里從宗元遊,經指授者,為文辭皆有法。世號「柳柳州」。十四年卒,年四十七。
宗元少時嗜進,謂功業可就。既坐廢,遂不振。然其才實高,名蓋一時。韓愈評其文曰:「雄深雅健,似司馬子長,崔、蔡不足多也。」既沒,柳人懷之,托言降於州之堂,人有慢者輒死。廟於羅池,愈因碑以實之云。
3.我對於柳宗元一生的大概整理
出生→貞元9進士→貞元19監察御史→順宗即位王叔文重用→八司馬事件→邵州→永州→柳州(以柳易播)→柳州勤政(廢人身典押制度)→死於柳州(人民感念立廟紀念)
二、散文風格
1.方望溪曰:「子厚諸記以身閒境寂,又得山水以盪其精神,故言皆稱心探幽、發奇而出之,若不經意。」(柳子厚游黃溪記)
2.劉海峯曰:「山水之佳,必奇峭必幽冷,子厚得之以為文琢句鍊字,無不精工,古無此調,子厚創為之。」(柳子厚游黃溪記)
3.方望溪曰:「意致妙遠,在筆墨之外。」(柳子厚辨文子)
4.吳氏曰︰「體勢雄俊,辭理廉悍,勁古宋以來無之。」(柳子厚封建論)
5.梅伯言曰︰「子厚之論封建勝耳,其他多辯所不必辯,震而矜之於義儉矣。」(柳子厚晉文公問守原議)
三、總論
柳宗元這三個字好像從國小就有所耳聞,不過那時好像沒有跟他那麼熟,經過這次的洗禮,對這位文學家好像又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了,不敢說跟他很熟,不過至少從不同方面再進一步認識他了。
柳宗元最有名的就是山水文學了,因為身處的時帶動盪不安,又加上仕途不順,慘遭貶謫人生,而就將其抑鬱寡歡的心情,寄情於山水之間,或許是因為如此,在柳宗元的作品中,雖然只是輕描淡寫的寫景,但其實背後有著濃烈的自我情感,甚至是對社會當局的諷刺,不過柳宗元的山水作品跟其他坐家很不一樣,他在景上面的描寫是循序漸進的,感覺畫面會慢慢移動,就好像一台攝影機,慢慢的拍攝場景給觀眾們看;在情的部分,他很含蓄的隱藏住自己內心如潮水般澎湃的情感,雖然看起來很幽然閒適,但其是正是在說自己無聊到發慌,做為一個士,無法報效國家,只能在這裡坐著欣賞著山水,這是何等無奈啊!
我個人覺的柳宗元的山水文學中那種悠然閒適,和其他同樣也是寫山水作品如王維、孟浩然,跟他們的有很大的區別,柳宗元是用景寫情,他是用生命在寫文章的,而且已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他獨樹一格,幽峻拔峭,讓人有種舉世獨立的感覺,或許正因為如此遭遇,也讓他的文學添上不一樣的色彩。
不知道為什麼,拜讀柳宗元得很多文章,都覺得有一種孤寂感,這也就是他的文章之所以如此吸引人的地方了吧!
四、參考書目
◎後晉劉昫等:《舊唐書》
◎北宋歐陽修等:《新唐書》
◎吴文志:《柳宗元資料彙編》,中華書局
◎清姚鼐:《評註古文辭類纂》
◎郭蓮花:<柳宗元山水遊記的繼承、開拓及影響>,《柳州師專學報》21卷1期(2006/03) ,頁6-12。
◎周丹麒:<柳宗元山水詩文中的騷怨之幽>,《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9卷4期(2010/08) ,頁81-82。
柳宗元.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