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y To: 期末書面與口頭報告

#9963
詹于瑤
使用者

歐陽修
一、 生平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天聖進士。官館閣校勘,因直言論事貶知夷陵。慶歷中任諫官,支持範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誣貶知滁州。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時,對青苗法有所批評。謚文忠。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並積極培養後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餘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集》。(《辭海》1989年版)
夏五月庚辰,購求館閣逸書。丙申,錄繫囚。丙戌,天章閣待制范仲淹坐譏刺大臣,落職知饒州。集賢校理余靖、館閣校勘尹洙、歐陽修並落職補外。詔戒百官越職言事。
(史/正史/宋史/本紀 凡四十七卷/卷十 本紀第十/仁宗 趙禎 二/景祐三年(P.201))
公集三代以來金石刻為一千卷。在滁州時,自號醉翁。晚年自號六一居士,曰﹕吾《集古錄》一千卷,藏書一萬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吾老於其間,是為六一。 (《三朝言行錄》)

二、風格
茅坤讚歐陽修文章:「令人讀之,一唱三嘆,餘音不絕。世之文人學士,得太史公之逸者,獨歐陽子一人而已。」(明代《唐宋八大家文鈔》)
蘇軾評其文時說:「論大道似韓愈,論本似陸贄 ,紀事似司馬遷 ,詩賦似李白。 」
蘇軾《居士集敘》)
姚氏曰:「歐公之論平直詳切,陳悟君上此體為宜。」(評註古文辭類纂)

三、總論
歐陽修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他大力倡導詩文革新運動,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義文風和詩風,取得了顯著成績。由於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創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如唐代的韓愈。他薦拔了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等後進,對他們的創作產生很大的影響。宋代以後的文人都推崇他平易近人的文風, 他的文風,還一直影響到元、明、清各代。

四、參考資料
 漢典古籍
中央研究院 漢籍電子文獻
評註古文辭類纂 王文濡評註(頁108)
維基百科

2016 © 何騏竹研究與教學網站

聯絡我

歡迎透過這裡的線上表單來信交流!

Sending

Log in with your credentials

Forgot your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