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y To: 102歷代文選期末作業繳交區(唐宋八大家生平)

#11765
邱暐晴邱暐晴
使用者

唐宋古文八大家-韓愈

一.生平

 韓愈的籍貫原本是河陽( 今河南省孟縣),但他卻自稱昌黎(今河北省盧龍縣)人,《舊唐書》及李翱【韓吏部行狀】皆據此而書。
 韓愈自稱是昌黎人,乃言其郡望,非實際籍貫。在唐代,社會上仍然存在著重視門閥的觀念,許多出身於普通地主而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的人,他們講自己的家世時,往往攀援郡望,把自己說成屬於某郡顯貴的家族,用以誇耀門楣。由於昌黎韓族頗盛,故韓愈自稱昌黎人。其實韓愈並不是出身於昌黎韓族。


(一)文以載道
 六朝時散文趨向駢儷化,講究華美、對偶、四六。受此影響,許多文人都失去作純粹散文之能力。
 韓愈講文以載道,韓愈以文來明道,使得他避免了駢體文只講形式,視內容的偏差,又避免了他的前輩們重道而輕文的傾向。
(二)提倡古文反對六朝浮豔文風
 在文體方面,韓愈堅決反對駢體,提倡散體,他心中所向往的是質樸明曉的散文。韓愈認為文風應實樸自然,不以雕琢為工。
 他反對的是空洞無的駢體文,反對駢體文僵化的形式,並不反對用駢偶句型,在他的許多名篇中,都吸收了駢體文的某些表現手法,如【師說】等,都大量運用對偶與排比,駢散調和,很有氣勢。
(三)反映現實
 他認為文章是現實的產物,只有那些備受壓力的人,才能寫出刻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把「文」作為反映現實的工具,這實際上是把文以明道與對社會現實的揭露加以聯繫,並成為明道的一種具體說明和補充。
(四)革新必須本於繼承
 文學的發展離不開繼承與革新,沒有繼承就割斷了歷史的臍帶,使革新缺乏出發的基礎;沒有革新,文學就會僵化而無從開展。韓愈學習古代的典籍和作品,側重他們立意的新穎和表現手法的巧妙,而對於他們的詞句,則從不沿襲。
 此外,韓愈對八代偶之作,也不是絕對的摒棄,而仍然作某種程度的擷取。韓愈在處理繼承與革新的問題時,不但要求將二者統一,還清楚地意識到,繼承是革新的手段,而革新是繼承的目的。


 《原道》、《論佛骨表》、《原性》、《師說》、《雜說》、《獲麟解》、《送窮文》、《進學解》、《平淮西碑》、《畫記》、《張中丞傳後敘》、《試大理評事王君墓誌銘》、《清河張君墓誌銘》、《柳子厚墓誌銘》、《南陽樊紹述墓誌銘》、《貞曜先生墓誌銘》、《祭十二郎文》、《祭河南張員外文》、《祭柳子厚文》、《與孟東野書》等。


 韓愈畢生從事古文運動,他為古文運動提出了一套理論主張,解決了前代古文家們沒有解決或沒有解決好的問題,特別是他關於文以明道、文道合一的學說,給統治文壇數百年的駢體文致命的打擊,為唐宋和後世的散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使以後的散文能在明確的理論指導下自覺地發展,可以說,韓愈在中國古代散文理論的發展上,作出了具有劃時代的貢獻。
 他畢生致力於古文創作,寫了大量優秀的作品,創造了既不同於三代兩漢的散文,又不同於六朝以來駢體文的新體古文,這種散句單行,以文言書面語言為主的新體古文,為當世和後世的散文樹立了楷模,並成為中國傳統經典性和正統性的文體。
 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稱為“杜詩韓筆”。
 蘇東坡說:「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弱;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此豈非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韓愈主盟中唐文壇,雖為一代文宗,他為掃蕩駢體文而衝鋒陷陣,功業顯赫。對後世散文的發展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這不但因他所處的時代早,最主要的是他成就高,影響大。章學誠說:「 八家莫不步趨韓子。」(《文史通義與汪龍莊書》)其他七家都直接間接學韓,這也確是事實。古文運動是一場自覺的文學革新運動,韓愈是這場革新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和組織者。

二.古文辭類纂中五則對韓愈之評論

 1.王陽明曰原道一篇中間以數個古字今字一正一反錯綜震盪翻出許多議論波瀾其學力筆力足以凌厲千古
 2.歸震川曰原道一篇立言正大發先儒所未發唐書稱其奧舒宏深與孟軻揚雄相表裏而佐佑六經知言哉至其為文神鬼萬狀出有入無震盪天地則自孔孟後大文章矣
 3.劉海峯曰老蘇稱公文如長江大河渾灝流轉魚鼈蛟龍萬怪惶惑惟此文足以當之


 4.方望溪約李立侯說曰自人非生而知之者至吾未見其明也言解惑自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至如是而已言授業而皆以傳道貫之蓋舍授業無所謂傳道也


 5.朱子曰此篇言燕趙之士仁義出於其性乃故反其詞以深譏其不臣而習亂之意故其卒章又為道上威德以驚動而招徠之其旨微矣

三.評論心得
 我舉劉海峯先生的評論來說,他寫出蘇洵說韓愈的文章向長江大河一般雄渾灝大班的流轉,河裡的魚、鼈、蛟龍及其他各種水中生物,都會害怕,是因韓愈喜歡用排比來強化文章的氣勢,使他的文章顯得鏗鏘有力。
 我從以前讀過的《師說》就很喜歡韓愈的文章,我喜歡他舉例來說明他要表達的事情,因為有舉例說明,才會讓人信服他的論點,例如《原道》一文,韓愈也是用了五度的一正一反來寫作。
 韓愈是個敢說話的人,就算他知道他這樣做可能會遭報貶官,他也不在意,他認為唐憲宗太過沉迷於佛,他就寫了《論佛骨表》來上書給唐憲宗,我很欣賞他這樣的氣概,當我們認為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的時候,不應該屈就於他人的勢力,或是現實的壓迫,反倒是應該勇於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就算最後他被貶謫了,他也不覺得後悔,這就是我所欣賞他的原因,即便心裡想做的這件事情,會帶給自己不好的結果,但是我認為,既然心之所向是如此,那就該去實踐。
 韓愈一生提倡的古文運動,也帶給後世很大的影響,倘若沒有他, 也許就沒有現在我們看到的歐陽修、蘇軾、蘇轍等人的優秀文章,韓愈在文壇上有著今日的地位,都是他自己去做到他想做的事情,也希望我能像韓愈一樣,勇敢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管後果是好是壞,只要照著自己的心去做,相信一定會是很有收穫的。

四.參考資料
1.古文辭類纂.姚鼐
2.http://takeshi0312.pixnet.net/blog/post … 3%E6%84%88

2016 © 何騏竹研究與教學網站

聯絡我

歡迎透過這裡的線上表單來信交流!

Sending

Log in with your credentials

Forgot your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