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y To: 102歷代文選期末作業繳交區(唐宋八大家生平)

#11969
吳政軒吳政軒
使用者

歷代文選期末報告─唐宋古文八大家生平-曾鞏
1.曾鞏之生平: 《宋史》 卷三百十九 列傳第七十八
曾鞏,字子固,宋建昌南豐人,天禧三年生。生而警敏,讀書數百言,脫口輒誦。年十二,試作《六論》,援筆而成,辭甚偉。甫冠,名聞四方。歐陽修見其文,奇之。
中嘉祐二年進士第。調太平州司法參軍,遷館閣校勘、集賢校理。出通判越州。知齊州,其治以疾姦急盜為本。曲堤周氏擁貲雄里中,子高橫縱,賊良民,汙婦女,服器上僭,力能動權豪,州縣吏莫敢詰,鞏取寘於法。章丘民聚黨村落間,號霸王社,椎剽奪囚,無不如志。鞏配三十一人,又屬民為保伍,使譏察其出入,有盜則鳴鼓相援,每發輒得盜。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鞏飲食冠裳之,假以騎從,輦所購金帛隨之,夸徇四境。盜聞,多出自首。鞏外視章顯,實欲攜貳其徒,使之不能復合也。自是外戶不閉。
河北發民濬河,調及他路,齊當給夫二萬。縣初按籍三丁出夫一,鞏括其隱漏,至于九而取一,省費數倍。又弛無名渡錢,為橋以濟往來。徙傳舍,自長清抵博州,以達於魏,凡省六驛,人皆以為利。徙襄州、洪州。會江西歲大疫,鞏命縣鎮亭傳,悉儲藥待求,軍民不能自養者,來食息官舍,資其飲食衣衾之具,分醫視診,書其全失、多寡為殿最。
師征安南,所過州為萬人備。他吏暴誅亟斂,民不堪。鞏先期區處猝集,師去,市里不知。加直龍圖閣、知福州。劍將樂盜廖思既赦罪出降,餘眾潰復合,陰相結附,旁連數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慴恐。鞏以計羅致之,繼自歸者二百輩。
福多佛寺,僧剎其富麗,爭欲為主守,賕請公行。鞏俾其徒相推擇,識諸籍,以次補之。授帖於府庭,卻其私謝,以絕左右徼求之弊。福州無職田,歲鬻園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萬。鞏曰︰「太守與民爭利,可乎?」罷之。後至者亦不復取也。徙明、亳、滄三州。鞏負才名,久外徙,世頗謂偃蹇不偶。一時後生輩鋒出,鞏視之泊如也。
過闕,神宗召見,勞問甚寵,遂留判三班院。上疏議經費,帝曰︰「鞏以節用為理財之要,世之言理財者,未有及此。」帝以《三朝》、《兩朝國史》各自為書,將合而為一,加鞏史館修撰,專典之,不以大臣監總,既而不克成。會官制行,拜中書舍人。時自三省百職事,選授一新,除書日至十數,人人舉其職,於訓辭典約而盡。尋掌延安郡王牋奏。故事命翰林學士,至是特屬之。甫數月,丁母艱去。又數月而卒,年六十五。
鞏性孝友,父亡,奉繼母益至,撫四弟、九妹於委廢單弱之中,宦學婚嫁,一出其力。為文章,上下馳騁,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經》,斟酌於司馬遷、韓愈,一時工作文詞者,鮮能過也。少與王安石游,安石聲譽未振,鞏導之於歐陽修,及安石得志,遂與之異。神宗嘗問︰「安石何如人?」對曰︰「安石文學行義,不減揚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輕富貴,何吝也?」曰︰「臣所謂吝者,謂其勇於有為,吝於改過耳。」帝然之。呂公著嘗告神宗,以鞏為人行義不如政事,政事不如文章,以是不大用云。弟布,自有傳,幼弟肇。

2.古文辭類纂中找出五則對曾鞏之評論。
方望溪曰:「南豐之文長於道古,故序古書尤佳,而此篇及列女傳新序目錄由聖純古明潔,所以能與歐王並驅而爭先於蘇氏也。」<曾子固-戰國策目錄序>

茅鹿門曰:「文格似弱而其議則正當。」<曾子固-唐論>

王遵岩曰:「南豐文字於原本經,訓處多用董仲舒、劉向也。」<曾子固-新序目錄序>

劉海峯曰:「子政胎教之言已足千古,子固更進一層,歸之身化,深入理奧,而文亦粲然成章」<曾子固-列女傳目錄序>

劉海峯曰:「子固集序,當以此篇為第一,其妙則王遵岩所論盡之。」<曾子固-范貫之奏議集序>

3.針對以上寫下五百字評論心得。
  曾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人,後人稱「南豐先生」,卒諡文定。這是以前國文課本上我對曾鞏的初步了解。
  曾鞏他與王安石是同鄉和知交,在人生里程中,他卻不同於王安石的振臂疾呼,我想或許是個性使然吧,使他選擇了務實惠民的道路。從他的屢試不中,但還是屢挫屢戰,不曾放棄。而中舉後,也沒有積極的想要一展長才、力圖表現,無論身為地方官或中書要職時,作風仍然謹慎卻有為有守,可以看出他務實純樸的個性。
  而曾鞏他屢挫屢試堅強的心理層面也是我所佩服的,在<送黎安二生序>中透露出自我迂闊不合時宜的感慨,以為「夫世之迂闊,孰有甚於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呼俗。此余所以困於今而不自知也!」進而為是尚懷才不遇者駁斥「迂闊」之誣;文章幾經轉折後,才微微透露出不平之氣:「有已合乎世,必違乎古;有以同乎俗,必離乎道矣!」可以看出曾鞏他的堅強的心理狀態。
  曾鞏的文章也是被後世尊為典範的:南宋集理學大成者的朱熹,對其「峻潔平正」集為喜愛;而明代的唐宋派以至清的桐城派標榜唐、宋古文精神,更以曾鞏為其依歸。其中,桐城派開創者方苞極為重視文章義法──義是言之有物,法是言之有序──就是曾鞏的文章中文、道結合理念的最佳理解與實踐。
  江流滔滔,時而奔放肆大,時而迂迴曲折,而皆蔚為巨觀。在北宋文壇中,曾鞏與其師歐陽修並稱「歐、曾」;他以紆徐簡奧的筆調,寓道德於文采,成為後世古文的典範。
  我想不管當今社會人們時常抱怨政府官員的荒唐治國,但屏除那些之外,鑑古觀今,我想一定也有像曾鞏一樣默默堅守自己崗位的官員,在努力使我們的國家跟社會變得更好吧。
4.參考資料。
《宋史》,中華書局出版,1977年
《古文詞類纂》,清‧姚鼐,華正書局出版,2002年
歷代文選期末報告-B001010031-吳政軒.docx

附加檔案:
你必須 登入 才能查看附件檔案。

2016 © 何騏竹研究與教學網站

聯絡我

歡迎透過這裡的線上表單來信交流!

Sending

Log in with your credentials

Forgot your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