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成語加分題

  • This topic has 589 個參與人 and 9 則回覆.
正在檢視 10 篇文章 - 1 至 10 (共計 10 篇)
  • 作者
    文章
  • #7633
    竹竹老師竹竹老師
    使用者

    有同學問我「沐猴而冠」,因為他就典出《史記‧項羽本紀》,形容項羽性格急躁,就像猴子一樣穿戴好冠帽,看似人模人樣,卻是虛有其表,不脫粗鄙本性,成不了大事。
    這個成語具有貶義喔,說項羽沐猴而冠的人,最後被項羽烹煮而死。

    詳細解說可參看教育部成語典:
    http://dict.idioms.moe.edu.tw/pho/fyb/fyb00643.htm

    為了讓同學更愛流覽討論版,我們來加個分好了。
    如果同學能找出典出《史記》的成語,要詳細寫出出自《史記》哪一篇喔,並且正確陳述成語義涵,我們就加個平時分數吧!

    請加油喔~~

    #9304
    鍾家豪鍾家豪
    使用者

    《利令智昏》: 形容因貪圖私利,使人頭腦發昏,甚至喪失理智。

    語出:《史記﹒平原群虞卿列傳》:“鄙語曰:‘利令智昏’。”

    故事:故事主人翁為"平原君趙勝",面對趙孝成王詢問作收韓國17城的意見,
    卻未能過全大體,導致引發"長平之戰",趙軍40萬兵力,全軍覆沒!

    詳細資料在此: http://www.epochtimes.com/b5/3/2/10/c10443.htm

    ps.附帶長平之戰的資料
    http://www.epochtimes.com/b5/7/9/16/n1835969.htm

    #9309
    竹竹老師竹竹老師
    使用者

    謝謝分享^^

    成語典也可參考這個網頁優 :lol:
    http://dict.idioms.moe.edu.tw/pho/fyb/fyb00532.htm

    #9310
    林昀佑林昀佑
    使用者

    同學分享得不錯

    提供一些大家比較常聽到的史記中的成語

    如:負荊請罪、一鳴驚人、夜郎自大、指鹿為馬、前倨後恭、毛遂自薦等

    其他還有很多

    大家去找出他們在成語中的出處吧~

    #9311
    黃智豪黃智豪
    使用者

    我找到很多,一次貼出來好了

    一鳴驚人

    釋義 : 這隻鳥不叫則罷,一叫就使人震驚。比喻平時沒有特殊表現,一做就有驚人的成績。

    語源 : 《史記‧滑稽列傳》:齊國的淳于髡善於說話,而齊威王則喜歡猜謎語。淳于髡看見國君威王不理政事,更把勸諫他的大臣殺掉,因此便透過謎語委婉地規勸威王。他問威王:“朝廷上有一隻大鳥,牠三年來不飛不叫,這到底是甚麼鳥呀?”齊王答:“這隻鳥不飛則已,一飛就會直沖雲霄;不叫則已,一叫就會使人震驚。”自此齊威王勤於政事,國勢又強大起來。

    毛遂自薦

    釋義 : 毛遂自己向平原君推薦自己,結果立了大功。比喻自己推薦自己的行為。

    語源 : 《史記‧平原君列傳》:秦兵攻打趙國,平原君要率領手下人去楚國求救,他有個門客叫做毛遂的就自告奮勇要求一起去。後來毛遂果然依靠自己的口才與勇氣,促使楚王答應跟趙國聯合抗秦。

    負荊請罪

    釋義 : 背著荊條請求對方處罰。比喻主動認錯求罰,賠禮道歉。

    語源 :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藺相如原來只是一個家臣,後來在澠池盟會上,使用計謀,“完璧歸趙”,為趙國立了大功,趙王拜他為相;但大將軍廉頗很不服氣,幾次要羞辱他,藺相如為了團結以大局為重,極力回避。廉頗知道後,便敞開衣服,露出肉體負荊。跟著賓客到藺相如門前謝罪。最後與藺相如和好,成為為“刎(用刀割脖子)頸之交”。

    紙上談兵

    釋義 : 只會在紙面上談論用兵的策略。比喻只是在理論上探討,但不接觸具體情況;也諷刺那些脫離實際,只會空談的人。

    語源 :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括從小學習兵法,自以爲天下沒有人能夠與其匹敵。他的父親趙奢曾經評論說:“打仗是非常危險的事情,而趙括把它說得太容易了,假使將來趙國不任命他爲將軍,那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拜他爲將軍,導致趙軍大敗的人必定是趙括無疑。”後來趙括果然代替廉頗做了大將軍,長平一戰被秦將白起打敗,四十萬趙軍全部被消滅,趙括自己也戰死了。

    夜郎自大

    釋義 : 位於貴州西南崇山峻嶺包圍之中的夜郎只不過是一個小國,卻自以為很大。比喻眼界狹窄,妄自尊大。

    語源 : 《史記‧西南夷列傳》:夜郎是漢朝時西南地區附屬於漢朝的一個小國,其面積只有一個州那麼大。但是,夜郎王自以為其國是天下唯一的大國。有一次,漢朝使者到訪夜郎,夜郎王居然無知地問漢使者:“漢朝跟夜郎哪個大?”

    約法三章

    釋義 : 訂立法規,跟老百姓相互約定必須遵守。後來泛指訂立共同遵守的條款。

    語源 : 《史記‧高祖本紀》:秦末,劉邦攻下秦的都城咸陽,秦王子嬰投降,有的將領主張殺掉子嬰。劉邦重視民心,因此不殺子嬰,更把軍隊撤出城外,駐軍灞上。為了收買人心,劉邦又與當地父老約定三條法令,包括殺人的處以死刑,傷人和搶劫偷竊的,則依照犯罪的輕重而判刑。這樣,百姓更加擁護劉邦,希望他能稱王。

    項莊舞劍

    釋義 : 在鴻門宴上,項莊假稱舞劍助興,實際上企圖乘機刺殺劉邦。比喻利用 某種藉口掩飾真正企圖。

    語源 : 《史記‧項羽本紀》:楚漢相爭時,項羽的謀士范增,企圖在鴻門宴上乘機殺死威脅項羽稱霸的劉邦。因項羽猶豫不決,於是范增急召項莊,請他上前祝壽,借表演舞劍來刺殺在座的劉邦。張良見此,便到軍門見樊噲,樊噲問:“情況如何?”張良答道:“情況很危急!現在項莊拔劍舞動, 他的目標卻是沛公啊。”

    前倨後恭

    釋義 : 原先傲慢,而後恭敬。形容態度前後截然不同。

    語源 : 《史記‧蘇秦列傳》:蘇秦是戰國東周洛陽人,早年不得志時,他嫂子看不起他,後來蘇秦游說六國合縱抗秦,佩六國相印,這時他嫂子就對他畢恭畢敬了。對於這種勢利眼,蘇秦就很感慨地問:“嫂子你為甚麼以前對我傲慢,而現在又那麼恭敬呢?”

    指鹿為馬

    釋義 : 指著鹿硬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混淆黑白。

    語源 : 《史記‧秦始皇本紀》:秦二世時,丞相趙高想造反,又怕別的臣子不附和,就先試驗一下。他把一隻鹿獻給二世,說:“這是馬。”二世笑著說:“丞相錯了吧,把鹿說成馬了。”問旁邊的人,有的不說話,有的說是馬,有的說是鹿。事後,趙高就暗中把說是鹿的人殺了。

    捷足先登

    釋義 : 腳步快者,先達到目的。比喻行動敏捷的人,先達到目的或得其所求。

    語源 : 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秦末,漢楚之爭中,蒯通曾勸韓信背離劉邦,但韓信沒有接受其建議,繼續助劉邦打敗項羽,並建立漢朝。後來,韓信被處死,他後悔當初不聽蒯通的勸告。劉邦就把蒯通也逮住,準備處死。蒯通辯解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如果誰都因說了這樣的話,就認為是造反,那麼您也不可能把他們個個都處死吧?”劉邦無話可說,只好釋放了他。

    三令五申

    釋義 : 三番五次地命令和告誡。

    語源 : 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吳王讓孫武訓練一百八十個宮女,以驗證孫武的兵法。孫武告訴宮女一些操練的規矩,並設立執行軍閥的斧鉞,又三番五次地向她們做了說明。然而,宮女嘻嘻哈哈不聽約束,孫武立即處死了兩個隊長。這時,隊伍就非常聽從指揮。這件事充分顯示了孫武的軍事才幹,結果吳王決定拜他為將。

    脫穎而出

    釋義 : 布袋裏面的錐子的尖兒,從布袋裏穿出來。比喻人的才華、本領全部顯露出來。

    語源 : 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戰國時,秦國攻打趙國。趙國平原君奉命到楚國求助,毛遂請求跟著去。平原君說:“有本事的人,在人群中,就如錐子放在布袋中,尖兒立刻露出來。你在我家已有三年,但我未聽說過你的名字。看來你沒有什麼能耐,還是不要去了。”毛遂說:“若我真的能如錐子,放在布袋裏,就會連錐子上面的環也露出,豈止只露出尖兒﹗”後來毛遂就跟著去,並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9319
    李宜璇李宜璇
    使用者

    烹犬藏弓

    釋義:烹殺獵狗,收藏獵弓。比喻功臣在事成之後,反而遭冷落或被殺害。
    語源: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傳:「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南齊書˙卷二十五˙張敬兒傳˙贊曰:「敬兒蒞雍,深心防楚,豈不劬勞?實興師旅。烹犬藏弓,同歸異緒。」

    胯下之辱

    釋義:後比喻人未顯達時,被人鄙視、譏笑,遭受恥辱。
    語源:典出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傳。漢淮陰侯韓信於微賤時,曾受淮陰無賴少年的侮辱,迫他由胯下爬出。

    肝腦塗地

    釋義:形容慘死。
    語源:史記˙卷九十九˙劉敬傳:「使天下之民肝腦塗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勝數。」文選˙潘岳˙關中詩:「哀此黎元,無罪無辜,肝腦塗地,白骨交衢。」亦作「肝膽塗地」。

    #9326
    蔡秀慧蔡秀慧
    使用者

    鳥盡弓藏
    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世襲封為淮南王。他善於文辭,受漢武帝寵愛。武帝曾命他作一篇離騷賦,他僅花一個早上的時間就完成了,文思敏捷,可見一斑。劉安與門下食客、方士合著《淮南子》一書,內容多為道家思想,並融匯了先秦各家的學說,今日僅存內篇,餘皆散佚。後來劉安因為謀反的計畫洩露,自縊而死。《淮南子.說林》中提到「狡兔捕獲了,就把獵犬烹煮來吃;高飛的鳥射盡了,就將弓箭收藏起來」,意思就是事情成功之後,有功之人已無利用價值,不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獎賞,反因才能出眾,受到猜忌,而遭到殺害或疏遠。後來「鳥盡弓藏」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成之後,有功之人卻遭到殺戮或疏遠的命運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
    「暗度陳倉」的「陳倉」是地名,地當雍梁之衝,漢魏以來為攻守要地。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後,分封有功者為王,劉邦被封為漢王。他在前往封地漢中時,聽從張良的建議燒毀對外交通的棧道,一方面杜絕其他諸侯率兵襲擊,一方面表明沒有和項羽爭奪天下之意,以獲得信任。但事實上,他卻採用韓信的計策,暗地裡由陳倉出兵攻打雍王章邯,進而平定三秦,取得關中。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暗度陳倉」,用來比喻出其不意、從旁突擊的戰略,亦用來比喻暗中進行的活動,亦用來比喻男女私通。如《金瓶梅詞話.第六九回》:「此是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應二爹用「暗度陳倉」指西門慶與李桂姐之間的曖昧情事。

    奇貨可居
    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
    據《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列傳》載:戰國時有一個非常成功的商人呂不韋,他雖然事業有成,但深感商人社會地位太低,所以萌發了從政的雄心。當時,秦安國君有一個兒子名叫子楚,他被送到趙國當人質。由於秦國屢次攻打趙國,所以趙國對子楚很不禮遇,生活用度也不寬裕,經濟拮据,日子過得很不稱心。當時呂不韋正好在趙都邯鄲做生意,看到子楚的特殊背景和處境,認為「奇貨可居」,於是就去求見子楚。呂不韋對子楚說:「我能光大你的門庭。」子楚聽後笑著說:「您還是先光大自己門庭,然後再光大我的門庭吧!」呂不韋說:「您有所不知,我的門庭是有待您的門庭光大後才能光大啊!」子楚心知呂不韋所說意思,便和他促膝深談。呂不韋告訴子楚自己的計畫:秦昭王死後,安國君得立為秦王,如果安國君華陽夫人能立子楚為繼承人,那麼子楚就可爭到太子之位。後來呂不韋的計畫果然成功了,子楚被立為太子,繼位為國君,於是拜呂不韋為丞相。呂不韋果然因為子楚這個奇貨,而得到了數不盡的名與利。後來「奇貨可居」就用來比喻利用某種專長或有價值的東西以謀利。

    #9337
    吳新茹吳新茹
    使用者

    如果同學能找出典出《史記》的成語,要詳細寫出出自《史記》哪一篇喔,並且正確陳述成語義涵

    完璧归赵
    *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釋義: 藺相如奉使秦國,交涉以和氏璧換取秦城時,識破秦國訛詐,巧妙的使璧安然回到趙國
    。典出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傳。後比喻物歸原主

    刎頸之交
    *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釋義:刎頸,用刀割脖子。「刎頸之交」指彼此可為對方割頸以明心意。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語出《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列傳》。

    #9339
    杜志聰杜志聰
    使用者

    四面楚歌 《史記.項羽本紀》
    四面都是楚國的歌謠。典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後用「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敵,孤立無援。

    臥薪嘗膽 《史記.越王句踐世家》
    越王句踐躺臥在柴薪上,不時舔嘗苦膽,以警惕自己不忘所受的屈辱。比喻刻苦自勵,發奮圖強。典出《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

    運籌帷幄 《史記.高祖本紀》
    籌,計數的器具。帷幄,軍旅中的帳幕。「運籌帷幄」指在軍帳中出謀策劃。語出《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後用「運籌帷幄」比喻謀劃策略。

    #9369
    楊國榮楊國榮
    使用者

    我也找到幾個…

    【焚书坑儒】〖解释〗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出自《史记&S226;秦始皇本纪》

    【指鹿为马】 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出自《史记&S226;秦始皇本纪》
    对簿公堂 〖解释〗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这则成语出自《史记&S226;李将军列传》。
    〖出处〗《史记&S226;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一狐之腋】 〖解释〗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比喻珍贵的东西。
    〖出处〗《史记&S226;赵世家》:“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招摇过市】〖解释〗招摇:张扬炫耀;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出处〗《史记&S226;孔子世家》:“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出自《史记&S226;孔子世家》

    【韦编三绝 〖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史记&S226;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出自《史记&S226;孔子世家》

正在檢視 10 篇文章 - 1 至 10 (共計 10 篇)
  • 抱歉,回覆主題必需先登入。

2016 © 何騏竹研究與教學網站

聯絡我

歡迎透過這裡的線上表單來信交流!

Sending

Log in with your credentials

Forgot your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