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蘇軾

  • This topic has 211 個參與人 and 0 則回覆.
正在檢視 1 篇文章 - 1 至 1 (共計 1 篇)
  • 作者
    文章
  • #7943
    廖育敏廖育敏
    使用者

    唐宋古文八大家──蘇軾
    一、蘇軾生平
     蘇軾(一○三六──一一○一)字子瞻,號東坡,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親蘇洵少不喜學,後來雖發奮苦讀,卻屢試不第,於是決心不走科舉之路,而認真研究古今治亂,並精心培養蘇軾兄弟。母親程氏出身於眉山巨富之家,親自教蘇軾兄弟讀書。蘇軾從小就熟讀經史,文思泉湧,心懷壯志,縱論古今,並在二十二歲時一舉進士及第。
      蘇軾一生歷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仁宗朝,是他的政治主張形成的時期。
      宋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 ,蘇洵卒於京師,蘇軾兄弟扶父喪返蜀。熙寧二年(一○六九)初,蘇軾守喪期滿還朝,新繼位的宋神宗已經採納了王安石的變法主張,開始了變法。蘇軾首先寫了《議學校貢舉狀》,反對王安石變科舉,受到神宗的接見和鼓勵,神宗對他說:「雖朕過失,指陳可也」。接著他寫了《上神宗皇帝書》,對新法進行了全面批評,並說:「今日之政,小用則小敗,大用則大敗,若力行而不已,則大亂隨之」(《再上皇帝書》)。這就引起了變法派對他的不滿,誣蔑蘇軾扶父喪返蜀時販私鹽。蘇軾無一言自辯,祇是請求離開朝廷,出任地方官。其後他先後擔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蘇軾在各地興修水利,救濟災民,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深受百姓愛戴。對新法,他分別採取不同態度,或「因法以便民」,即推行新法於民有利的部份;或公開拒絕執行(如知密州期間,他就拒不執行正在推行的手實法);而更多的則是「託事以諷」,他在《湖州謝上表》中說,神宗「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新進」、「生事」等語,刺痛了靠投機新法起家的人,他們群起彈劾蘇軾,結果蘇軾被捕入獄。雖然多方營救,仍被貶為黃州團練副史。
    元豐八年(一O八五)神宗去世,年幼的哲宗繼位,反對新法的高太后聽政,起用司馬光為相,陸續召回因反對新法而被逐出朝的臣僚。蘇軾先被起知登州(今東蓬萊),到官五日即被召還朝。蘇軾在朝廷一面繼續反對新黨,一面又反對司馬光盡廢新法,主張參用所長,被舊黨視為「又一王安石」。在新舊兩黨的夾擊中,蘇軾不安於朝,不斷請求外任,先後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奔波於朝廷和各地之間。「筋力疲於往來,日月逝於道路」(《定州謝到任表》),就是他元祐年間仕途生活的生動寫照。 
    以下為參考正史﹕
    元祐八年(一○九三),高太后去世,哲宗親政,重新起用新黨,貶逐元祐黨人,紹聖元年(一○九四)蘇軾以譏刺先朝(神宗朝)的罪名貶知英州,未至貶所又貶居惠州。紹聖四年(一○九七)朝廷普遍加重對元祐黨人的懲處,蘇軾又遭不幸,遠謫儋州(一一○一)直至徽宗繼位,才遇赦北還於建中靖國元年卒於常州(今江蘇常州),享年六十五歲。

    史/正史/宋史/本紀 凡四十七卷/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哲宗 趙煦 一/元祐元年(P.320)
    九月丙辰朔,司馬光薨。己未,朝獻景靈宮。辛酉,大享明堂,以神宗配,赦天下。丁卯,試中書舍人蘇軾為翰林學士、知制誥。己卯,張璪罷。
    史/正史/宋史/本紀 凡四十七卷/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哲宗 趙煦 一/元祐八年(P.336)
    五月癸未,置蘄州羅田縣。丁亥,罷二廣鑄折二錢。己丑,錄囚。辛卯,監察御史董敦逸、黃慶基以論 蘇軾、蘇轍,罷為湖北、福建轉運判官。己亥,祁國公偲為開府儀同三司。
    史/正史/宋史/本紀 凡四十七卷/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哲宗 趙煦 二/紹聖元年(P.340)
    夏四月乙巳朔,阿里骨進獅子。丙午,以旱詔恤刑。己酉,詔中外決獄。庚戌,詔有司具醫藥治京師民疾。壬子,蘇軾 坐前掌制命語涉譏訕,落職知英州。癸丑,改元。白虹貫日。甲寅,以王安石配饗神宗廟庭。蔡確追復右正議大夫。戊午,復新城兩廂。庚申,減四京囚罪一等,杖以下釋之。壬戌,以資政殿學士章惇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范純仁罷。丙寅,罷五路經、律、通禮科。丁卯,詔諸路復元豐免役法。戊辰,同修國史蔡卞請重修神宗實錄。
    史/正史/宋史/本紀 凡四十七卷/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哲宗 趙煦 二/紹聖元年(P.341)

    六月甲戌,來之邵等疏 蘇軾詆斥先朝,詔謫惠州。丙子,罷制置解鹽使 [三]制置解鹽使 「制置」,原作「置制」,據本書卷一七哲宗紀、宋會要職官四四之四0改。。
    史/正史/宋史/本紀 凡四十七卷/卷十九 本紀第十九/徽宗 趙佶 一(P.359)
    夏四月丁酉朔,日有食之。己亥,令監司分部決獄。甲辰,以韓忠彥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禮部尚書李清臣為門下侍郎,翰林學士蔣之奇同知樞密院事。乙巳,錄曹佾後。丁未,以帝生日為天寧節。己酉,長子亶生。辛亥,大赦天下,應元符二年已前係官逋負悉蠲之。癸丑,鹿敏求等以應詔上書遷秩。乙卯,請大行皇帝謚于南郊。丁巳,詔范純仁等復官宮觀,蘇軾等徙內郡居住。癸亥,罷編類臣僚章疏局。乙丑,賜禮部奏名進士及第、出身五百五十八人。
    史/正史/宋史/本紀 凡四十七卷/卷十九 本紀第十九/徽宗 趙佶 一/崇寧元年(P.365)
    九月戊子,京師置居養院以處鰥寡孤獨,仍以戶絕財產給養。乙未,詔中書籍元符三年臣僚章疏姓名為正上、正中、正下三等,邪上、邪中、邪下三等。丁酉,治臣僚議復元祐皇后及謀廢元符皇后者罪,降韓忠彥、曾布官,追貶李清臣為雷州司戶參軍,黃履為祁州團練副使,竄曾肇以下十七人。己亥,籍元祐及元符末宰相文彥博等、侍從蘇軾等、餘官秦觀等、內臣張士良等、武臣王獻可等凡百有二十人,御書刻石端禮門。庚子,以元符末上書人鍾世美以下四十一人為正等,悉加旌擢;范柔中以下五百餘人為邪等,降責有差。時世美已卒,詔贈官,仍官其子一人。壬寅,貶曾布為武泰軍節度副使 [四]武泰軍節度副使 「副」字原脫,據宋會要職官六八之四、宋大詔令集卷二一二曾布責授武泰軍節度副使衡州安置制、杜大珪宋名臣碑傳琬琰之集(以下簡稱琬琰集)下編卷二0曾文肅公布傳補。。甲辰,詔:「元符三年、建中靖國元年責降臣僚已經牽復者,其元責告命並繳納尚書省。」
    史/正史/宋史/本紀 凡四十七卷/卷三十四 本紀第三十四/孝宗 趙眘 二/乾道六年(P.647)
    九月壬辰,賜蘇軾謚曰文忠。辛丑,沅州徭人相讐殺,守臣孫叔傑出兵擊之,失利。徭人進迫州城,安撫司諭解之,叔傑尋抵罪。是月,范成大至自金,金許以遷奉及歸欽廟梓宮而不易受書禮。
    二.蘇軾散文風格
    1. 袁宏道:「坡公之可愛者,多其小文小說,使盡去之,而獨存高文大冊,豈復有坡公哉!」
    2. 《答謝民師書》中自謂:「大略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雖嬉笑怒罵之辭,皆可書而誦之。」
    3. 黃庭堅:「人謂東坡作此文,因難以見巧,故極工。余則以為不然。彼其老於文章,故落筆皆超逸絕塵耳。」
    三.總論
    蘇軾是一位通才,與黃庭堅. 米芾. 蔡襄並稱北宋四大書法家,而其在詩.詞.散文,皆有出色的表現.他的詩風豪放為主,風格多變,猶如他給人的印象,灑脫而不受拘束.「詞至東坡,傾蕩磊落」,蘇軾的詞在史上有非凡的地位,他既婉約又豪放,其作品如江城子,富含在作品之下的情感纏綿悱惻,令人動容;而水調歌頭中,他豪放灑脫盡得其髓,其用以一股超脫俗世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人生的苦悶,那一種豁達古今中外又有幾人能得之?然而,其成就並不僅於此,他的散文更是受到當代以及後代的重視,南宋的陸游、辛棄疾,金代的元好問,明代的袁宏道接受到其影響.其文學觀點與歐陽修同成一脈,講求文章自己本身的價值而非形式上的華美.「唯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蘇軾的一生嘗盡其箇中滋味,在敘述其生平時,眾所皆知他不停的被貶謫,然而有幾人是真正的了解他又是為何被貶?他會被貶大部分是來自於其的上書;在王安石推動新法之際,他上書點出新法的缺失;在舊黨又重新握權,他又上書說不該廢新法,於是最後他夾在新舊黨之間,仕途不順.由此可知,蘇軾是把國家的福難把在個人的利益之前的,明知忠言逆耳卻又偏偏不怕死的上書進言,莫怪乎,最後蘇軾會感嘆「我被聰明誤一生」。
    四.參考資料
    1.網路資料
    http://xs3.tcsh.tcc.edu.tw/~fish/chines … age_35.htm
    2.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3.維基百科

正在檢視 1 篇文章 - 1 至 1 (共計 1 篇)
  • 抱歉,回覆主題必需先登入。

2016 © 何騏竹研究與教學網站

聯絡我

歡迎透過這裡的線上表單來信交流!

Sending

Log in with your credentials

Forgot your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