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 〈少年遊〉 潤州作,代人寄遠

  • This topic has 259 個參與人 and 1 則回覆.
正在檢視 2 篇文章 - 1 至 2 (共計 2 篇)
  • 作者
    文章
  • #7711
    孫于湉孫于湉
    使用者

    蘇軾 少年遊 潤州作,代人寄遠

    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
    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恰似姮娥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

    【賞析】

    〈少年遊〉,一名〈玉蠟梅枝〉、〈小欄干〉。這首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四月。蘇軾言:「代人寄遠」,實是托借思婦口吻,抒寫自身的思歸情懷。王文誥:「公以去年十月發臨平,及是春盡,猶行役未歸,故託為此耳。」前面三句:「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分別道出了離別的時間、地點,和季節與情景;之後三句與前面三句對比,「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從去年冬天離別,到今年春日將盡,柳絮亂飛,經時已久,但離別的人卻仍未還家而引發思愁。再看下片,「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想要和離別之人共享明月,於是捲簾啟窗欲舉杯邀之,奈何打開窗子,冷風透入窗子,結果只徒增了寂寞淒涼。而最後「恰似姮娥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以無奈的口吻埋怨那月光好像是獨愛雙棲的燕子,竟只將他的光輝灑向畫梁上的燕巢。

    詞裡提到的楊花即柳絮,柳絮在晚春飛揚,說明春盡。姮娥即是嫦娥,《淮南子》:「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之,奔月宮」後以作月亮的代稱。謝楚發在《唐宋詞鑑賞辭典》裡說此詞藝術上的成功集中在兩處:一是利用雪與楊花的外型相似,卻代表兩種不同季節的特點互為比喻,如此不但能夠形象地表示氣候由冷轉暖,歷時長久,且能構成一種潔白迷濛的景象,象徵其純真紛亂的情思;既有表情上的深度,又有形象的美感。二是構思新巧別緻,從雙燕映襯出形單影隻,又將月照梁上燕看成是月中嫦娥只垂愛於成雙成對的燕,而不顧空閨獨守的人,其表現力遠勝於一大段思歸的內心獨白。可見他認為此詞的成功處就在於這些巧妙的比喻和新巧的聯想,讓這闕詞不是僅僅直抒思歸,而呈現一種非常具體的景致與氛圍,讓人藉由作者所營造出來的畫面,跟著他的聯想,而感受到他的情思。

    另外,可注意到這闕詞化用了許多詩詞的意象。在《詩經˙小雅˙采薇》篇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便是以從景物變換中表現時間精歷的久遠,而感嘆其羈旅別離之長。蘇軾在此倒用時序,且以楊柳、飛雪互喻,於是推陳出新。另外其「對酒捲簾邀明月」化用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之句,但內含義近於蘇軾自己後來所寫的「千里共嬋娟」,兩方離別,欲見而不可得,唯月亮是可以共同欣賞的,所以藉舉杯邀月以排遣寂寞。

    【感發】
    蘇軾雖以豪放著稱,但他所寫一些柔美綺思的情致亦是為人稱道。這首詞雖託思婦口吻,但不似柳永的情思綿密。如柳永〈八聲甘州〉:「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歎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禺頁)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相較之下,或許本意就不在寫思婦而是託思婦之口,述己身之思,於是少了男女情意的纏綿,而能套在任何的思人思歸心情之上,特別是借用了詩經的意象,又將之形象更進一步地成熟描繪,於是整首詞呈現淡雅婉轉,清俊纖細的風格,將濃濃的歸思故作輕輕的惆悵,雖像輕描淡寫,卻能覺察其深處韻味,而不流於繁麗繾綣。這便是蘇軾之詞一貫的自然不縛,意象凝練,又流暢似散的風格。

    參考書目:
    《東坡詞選析》陳新雄,臺北市:五南,民89(2000),頁27-31
    《蘇辛詞選注》劉紀華、高美華,臺北市:里仁,民93(2004),頁44-45

    #9492
    耀時助教耀時助教
    使用者

    b]裡說此詞藝術上的成功集中在兩處:一是利用雪與楊花的外型相似,卻代表兩種不同季節的特點互為比喻,如此不但能夠形象地表示氣候由冷轉暖,歷時長久,且能構成一種潔白迷濛的景象,象徵其純真紛亂的情思;既有表情上的深度,又有形象的美感。二是構思新巧別緻,從雙燕映襯出形單影隻,又將月照梁上燕看成是月中嫦娥只垂愛於成雙成對的燕,而不顧空閨獨守的人,其表現力遠勝於一大段思歸的內心獨白。

    引文與自家之言必須區分清楚。引文自何處?
    文中引述謝楚發之語,參考資料卻無此人此書。

正在檢視 2 篇文章 - 1 至 2 (共計 2 篇)
  • 抱歉,回覆主題必需先登入。

2016 © 何騏竹研究與教學網站

聯絡我

歡迎透過這裡的線上表單來信交流!

Sending

Log in with your credentials

Forgot your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