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分題:說青年之人生
- This topic has 36 則回覆, 30 個參與人, and was last updated 3 years, 11 months 前 by
恩 董.
-
作者文章
-
13 10 月, 2019 4:09 下午 #22221
騏竹 何
參與者敘述一則青年認真負責,有理想,朝向光明的真實真事。若大多敘述來自網路,請註明出處。
19 10 月, 2019 4:00 下午 #22226彥慶 吳
參與者陳文毅他過去是家扶的扶助兒童,加入家扶之友會後,以實際行動感謝家扶並回饋社會,16年的志工生涯不停歇。陳文毅年幼時,父親因於海邊釣魚遇大海浪而意外過世,原本家境就困難的家庭,在父親過世後,經濟重擔全落在母親一人肩上,獨自扶養陳文毅及其姊姊,工作及家庭兩頭燒的情況,艱苦的生活實難以想像,也因此接受家扶中心扶助長達10年時間,每個月領取的扶助金,雖然金額不多,卻讓陳文毅全家深深感受社會上的溫暖。年少時期在困境中成長,陳文毅比一般孩子更獨立,努力完成學業後擔任電子業工程師,目前與朋友一同朝創業的夢想之路邁進。
16年光陰也許不特別長,然而對於三十而立的陳文毅來說,至今已有一半的歲月是與家扶之友會同步成長,默默為弱勢貧困兒童與家庭提供服務,在他身上我們看見令人動容的無私奉獻。陳文毅表示,加入家扶之友會是他人生的關鍵轉折點,國三升高一的那年暑假,他抱著好奇心參與家扶之友會舉辦的高中生成長營,看見來自同樣背景的大哥、大姊們對弱勢家庭所付出的關懷行動,從那一時刻起,他才驚覺原來自己也能夠幫助別人。高中三年,陳文毅每年都到成長營報到,畢業後即正式加入家扶之友會。這一路從實習會員、正式會員到擔任文宣組長、網管組長、器材組長、副會長、會長等幹部職務,一晃眼過去就是16年,陳文毅早已把家扶之友當成他第二個家。
陳文毅未曾因家庭經濟困頓而放棄求學,依靠助學貸款政策完成學業,大學畢業後因家中急需經濟收入,選擇成為義務役士官,僅僅一年多的役期陳文毅刻苦勤儉存下10萬元,還清助學貸款。退伍後,在認證實驗室裡擔任助理工程師,因為比其他孩子來得成熟懂事,短短4年多就從助理工程師升上工程副主任。學習慾望強烈及擁有上進心的他,不自滿自己的成就,反而選擇脫離舒適圈,在不同的電子產業環境下歷練,如今將與朋友合夥開立公司,實踐夢想。陳文毅說,家扶之友會不僅僅只是個志工隊,更是一個互相幫助、一起成長的大家庭,沒有這個大家庭的陪伴與磨練,他沒有勇氣站在舞台上侃侃而談、在重要會議上主動發言、甚至挑戰泳渡日月潭、登玉山、摩托車環島、單車環島、跑馬拉松、参加鐵人三項等從來沒想過的事情。「Never Stop Running」,不要害怕挑戰、不要輸給自己,是他在家扶之友會16年來最寶貴的收穫。
取自——《新北市家扶中心》
https://www.ccf.org.tw/37/news/OTE/detail-
該回覆由
彥慶 吳 於 4 years, 1 month 前 修改。
19 10 月, 2019 11:51 下午 #22229涵予 鄭
參與者多一些善心、初心、包容! 蕭敬騰的故事
不論你信不信命理
但一位名歌手蕭敬騰的報導會讓你感慨萬千。張小燕是台灣的影視一姐,但培育新人時,有時要看看此人的生辰八字。2007年時本來要簽下蕭敬騰,但被精通命理的某大師制止,說道:「這個人的八字那麼爛,歌唱比賽也沒名次,小燕姊您已經60多歲了,還要勞心費力砸錢當他的經紀人嗎?」小燕姊考慮了三年,爛八字輾轉到了某位師父的手上,給的答案是趕緊簽約。
隔年他拿到了台灣的金曲獎、大陸視頻風雲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新加坡 金曲獎、馬來西亞海外最佳演繹歌手獎,連續台北市善心人士獎。最重要的是,他也是「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
蕭敬騰,他的出身雖然不好,八字也普通,但師父告訴張小燕,這位小老弟雖然在民歌餐廳苦熬,但他有別人很難做到的兩個優點~初心、包容!
他賺的錢八成捐弱勢,而小豬羅志祥的八成買豪宅。蕭每個月做100個小時的公益,周杰倫也花100個小時在經營並拓展自己的餐廳。
台灣三大歌手天王高下立判。 周杰倫出道16年,大陸人口還有8億人口不認識他。恰巧:2017年的統計,認識老蕭的大陸民眾,是8億4仟5佰多人了。 當年蕭在民歌餐廳駐唱的時候,每晚都把小費捐給萬華的遊民,請他們吃飯。
從他的事業宮、福德宮、財帛宮,看出了他很努力卻「沒有存到錢」。但一位天眼通的師父說:「老天給他的錢,居然他不要……那就再給多一點《加金、加名、加壽!》」 很多人要多金,要有名氣,要長壽。到處算命、改名、換風水,不如像蕭敬騰多一些善心吧!
取自¬-隨意窩
https://blog.xuite.net/adamet31/blog/585298600-%E3%80%90%E5%A4%9A%E4%B8%80%E4%BA%9B%E5%96%84%E5%BF%83%E3%80%81%E5%88%9D%E5%BF%83%E3%80%81%E5%8C%85%E5%AE%B9%EF%BC%81%E8%95%AD%E6%95%AC%E9%A8%B0%E7%9A%84%E6%95%85%E4%BA%8B%E3%80%91–%E8%BD%89%E8%B2%BC%E8%87%AA%E9%9B%BB%E5%AD%90%E4%BF%A1%E7%AE%B120 10 月, 2019 10:56 上午 #22231涵予 鄭
參與者多一些善心、初心、包容! 蕭敬騰的故事
不論你信不信命理
但一位名歌手蕭敬騰的報導會讓你感慨萬千。張小燕是台灣的影視一姐,但培育新人時,有時要看看此人的生辰八字。2007年時本來要簽下蕭敬騰,但被精通命理的某大師制止,說道:「這個人的八字那麼爛,歌唱比賽也沒名次,小燕姊您已經60多歲了,還要勞心費力砸錢當他的經紀人嗎?」小燕姊考慮了三年,爛八字輾轉到了某位師父的手上,給的答案是趕緊簽約。
隔年他拿到了台灣的金曲獎、大陸視頻風雲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新加坡 金曲獎、馬來西亞海外最佳演繹歌手獎,連續台北市善心人士獎。最重要的是,他也是「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
蕭敬騰,他的出身雖然不好,八字也普通,但師父告訴張小燕,這位小老弟雖然在民歌餐廳苦熬,但他有別人很難做到的兩個優點~初心、包容!
他賺的錢八成捐弱勢,而小豬羅志祥的八成買豪宅。蕭每個月做100個小時的公益,周杰倫也花100個小時在經營並拓展自己的餐廳。
台灣三大歌手天王高下立判。 周杰倫出道16年,大陸人口還有8億人口不認識他。恰巧:2017年的統計,認識老蕭的大陸民眾,是8億4仟5佰多人了。 當年蕭在民歌餐廳駐唱的時候,每晚都把小費捐給萬華的遊民,請他們吃飯。
從他的事業宮、福德宮、財帛宮,看出了他很努力卻「沒有存到錢」。但一位天眼通的師父說:「老天給他的錢,居然他不要……那就再給多一點《加金、加名、加壽!》」 很多人要多金,要有名氣,要長壽。到處算命、改名、換風水,不如像蕭敬騰多一些善心吧!
取自¬-隨意窩
https://blog.xuite.net/adamet31/blog/585298600-%E3%80%90%E5%A4%9A%E4%B8%80%E4%BA%9B%E5%96%84%E5%BF%83%E3%80%81%E5%88%9D%E5%BF%83%E3%80%81%E5%8C%85%E5%AE%B9%EF%BC%81%E8%95%AD%E6%95%AC%E9%A8%B0%E7%9A%84%E6%95%85%E4%BA%8B%E3%80%91–%E8%BD%89%E8%B2%BC%E8%87%AA%E9%9B%BB%E5%AD%90%E4%BF%A1%E7%AE%B120 10 月, 2019 11:10 上午 #22232碩蓁 何
參與者曾經的我很看不起吸毒的行為,周遭有吃咖啡包、拉K的朋友,我十分看不起他們,也跟他們說:要來找我,身上沒有味道再來。那時候的我十分討厭毒品,施用毒品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後來在當兵的前三個月吧!我和初戀的女朋友分手了,我整個世界都失去了希望,我無法面對失戀的傷痛,順手拿起了朋友的K菸,就這樣抽了下去,但是毒品無法使我真正忘記失戀的傷痛,我就這樣放棄自已,每天就是K他命加上毒品咖啡包,最後連安非他命也接觸了。
後來施用安非他命的這兩年,我足不出戶,把自己鎖在家中,我的心中,我想要變好,我想改變、但是我不知道如何幫助自己,也不懂得和家人溝通,最後媽媽聯繫上「新生活教育中心」的專員,專員來詢問我是否要戒毒時,我二話不說抓緊這改變的機會。
來到中心學習,我成長了很多,面對失敗和挫折,我應該要勇於面對,並且和家人溝通尋求正確的解決方法,如同分手的傷痛一樣,如果當時和家人或者朋友分享,或許我就不會吸毒了。並且我學著如何和人溝通、聊天,改變了我原本沉默寡言,不與人來往的狀況,我深深覺得孤僻一人是不好的,這樣的改變讓我很開心,我會主動和人打招呼、聊天,這些都是以前孤僻的我所沒有的。
在中心,我不僅戒掉了毒癮,還學到了日後生活的技術,有效的防範毒品,更提升多項能力。現在的我很樂觀、客觀、正向,非常感謝這裡的每一位職員及學員,有你們我變得很快樂,你們都是最棒的,大家加油。
阿傑 2018.2.13
取自https://www.narconon.org.tw/blog/chenggong-jiedu-a-jie-de-gushi.html22 10 月, 2019 11:07 上午 #22238建丞 賴
參與者我想講的是youtube團體,反骨男孩的成員-孫生
孫生小學時期住在里長辦公室,沒有床,直接睡在木頭椅上。小學二年級時,同學到孫生家玩,但身上帶著的500元不見了,隔天因為孫生遭懷疑偷拿錢而被班上排擠,之後才發現是媽媽偷走的。國中時期寄宿在教會,自己打工賺錢,教會教導他許多正面的觀念。高中時期,孫生的好友阿瑋與其家人非常關心他,在知道孫生的家庭狀況後,便樂意讓孫生借住阿瑋的家。阿瑋媽媽把孫生當親生兒子照顧,也給孫生零用錢使用,甚至連過年都送禮物給孫生。孫生在這時第一次體會到家的溫暖,也相當感謝阿瑋的媽媽。
孫生不知道自己爸爸的樣子,而媽媽患有精神疾病,狀況好時曾告訴孫生他的爸爸長得像周潤發。媽媽因疾病時常走失,孫生剛開始會試著去找媽媽,但無法永遠如此,因此孫生被迫必須學會一個人獨立生活。他的舅舅第一次拜訪他時,聽到舅舅說媽媽狀況很糟,非常難過,但孫生並不怨恨媽媽並且會盡力照顧她。
孫生坦言有時候會埋怨生在這樣子的家庭,尤其是看到朋友家庭圓滿時,特別難過。
在成為網路名人前,孫生曾參加過《我愛男子漢》及《超級接班人》等選秀節目的海選,其中《超級接班人》另一名參賽者酷炫(現為反骨男孩團長)和孫生認識,兩人因而在2012年共組網紅團體「反骨男孩」。
如今,成為知名百萬youtuber發出多張單曲,接了無數通告及廣告代言,帶給大家歡樂的影片!
部分內容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D%AB%E7%94%9F
27 10 月, 2019 2:42 上午 #22247上齊 劉
參與者我要介紹的是我國中時練田徑的好隊友
我們國中時,每天一起上學、一起下課、下午又一起練習再一起回家,週末有時還會一起讀書、一起自我訓練,我跟他相處可能比家人的時間還久。
他的家境貧窮,在他還是小baby時,爸爸就過世了,媽媽也遺棄他們家自己跑了,他連他爸媽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一路只靠他阿嬤早上市場買菜,下午幫忙做資收來賺取生活費。
他曾經夢想他要當台灣最強的長跑選手,常常練習都感覺他用盡全力在跑。我偶爾教練不在想偷懶,他都不偷懶,反而一直跑,害我不得不跟。但是他大學雖然考上了台灣國立體育大學,但卻因為家境不允許,被迫暫時休學去打工幫忙家中生活。以上為真實真事就我國中時的隊友,並非來自網路。
28 10 月, 2019 1:41 上午 #22256睿騏 王
參與者我要講的是一位澳洲的生命鬥士Nick Vujicic
這是一位世界知名的演說家NICK在一場對年輕人們演講會上所說的一些砥礪的話。
八歲為自己下了定論第一樣要感恩!要感恩實在不容易!
〝我永遠不會結婚!永遠不會找到工作!永遠不會找到人生目標!〞
〝牽著妻子的手也不能,我又怎能做個好丈夫?認為自己不夠好,這是最大的謊言。〞
〝認為自己沒有價值,這是最大的欺騙!〞
我熱愛生命,很多人問我,你為甚麼會常常笑?我回答:”說來是個很長的故事,但也是很簡單”。總有些時候,要笑也笑不出來,總有一些出乎意料或你不能明白的事,你不知道能否撐下去。
你知道嗎?患有飲食失調症的女孩子數目多得驚人,
為了家中的困難而面對生命不滿的數目,也多得驚人,
他們對別人懷著憤怒,覺得自己沒有價值的數目也多得驚人,
這裡每一個女孩子,我希望妳現在就知道,妳是漂亮的,妳本來的樣子就是美麗極了。而男孩子們,你們是最棒的!
如何戰勝環境,?如何領略全新的角度去看生命?
凡事感恩,作遠大的夢想和永不放棄,分享重要的生命原則和態度,叫我們得著力量去跨越一切逆境。
NO ARMS NO LEGS NO WORRIES!
擷取自:https://luciechen.pixnet.net/blog/post/254546768-力克胡哲(nick-vujicic)人生不設限—懂得感恩
Nick Vujicic出生时患有先天性四肢切斷症(海豹肢症)但他正面積極面對生命的逆境真的是我們所應該學習,尤其是那些臭草莓和臭玻璃,看看他是如何面對這些困境的,再看看自己,四肢健全,身體健康,想想看為什麼Nick可以成功,而你是在怨天尤人。
28 10 月, 2019 4:18 下午 #22257冠毅 李
參與者彭于晏
他入圍過金馬獎最佳新演員、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但幸運之神還沒有眷顧他。不過,他毫不掩飾更進一步的意志,「對於影帝,我其實一直都挺有想法。」他一路展現出來的決心,讓人難以忽視他的企圖心。
為了拍電視劇《海豚愛上貓》,彭于晏通過了海豚訓練師的特訓;拍《翻滾吧!阿信》,他每天練十二小時體操練了八個月,練到體脂率六%,身材比專業選手還精實。
拍《激戰》,他接受綜合格鬥和柔術等多種實戰的搏擊訓練;拍《黃飛鴻之英雄有夢》,有九個月的時間,他從踢腿、拉筋、南拳練起,每天和八個武行師傅對打。
「我看過彭于晏的《翻滾吧!阿信》,他原本不懂體操,卻能演得那麼好,就知道他是有決心的人,」《黃飛鴻之英雄有夢》導演周顯揚認為。戲中演他師父的動作明星洪金寶也說,「彭于晏對每個鏡頭,都是在對自己拚命,他是可以做到動作的動作演員。」
近年來的電影角色,幾乎讓人忘記彭于晏其實是「小清新」出身,出道作品是台版偶像劇《愛情白皮書》裡的瞿守治。
出身偶像劇,卻為什麼選擇吃苦走實力派路線?他曾經歷過一段低潮期,或許是關鍵。
他當年才以偶像劇小生站穩演藝圈腳步,便陷入經紀合約糾紛,超過一年沒有穩定工作,也沒什麼導演敢找他拍戲。為了從谷底翻身,他拚了命去拍《翻滾吧!阿信》,證明自己不會放過任何機會。
拍每部戲都有害怕的時候,但我都會告訴自己,至少我要成為這個角色,告訴自己能做得到。因為沒有人會幫你做,都是要靠自己,只有你自己知道你的方向在哪裡、你的夢想在哪裡。*本文轉載自「天下雜誌」
31 10 月, 2019 10:39 上午 #22259銘齊 陳
參與者何凱成,或是Cheng Ho,對許多人都是陌生的名字。但他是台灣人打美式足球唯一的名人,而且憑藉這項運動,拿到哈佛大學體育獎學金,擔任跑鋒(running back)這個達陣得分要角,帶領哈佛美式足球隊拿下長春藤聯盟冠軍。
一路征戰,讓許多人留下深刻印象。「Cheng是個非凡的孩子,所有教練都會想要這種球員,」教練莫里斯(Lonnie Morris) 說。
「他在這個領域,是數一數二的好球員,」教練德瑞克(Mickey Derrick) 讚嘆。
在哈佛體育室的「哈佛牆」上,存有一百多年來許多紀錄保持者的名字,「Cheng Ho」是其中之一,而且他也幾度進入長春藤聯盟榮譽榜。
然而,何凱成的運動生涯並非一路順遂。
他曾經膝蓋十字韌帶斷裂,整整一年戴著護膝;他扭傷蹠跗關節,無法打完那個球季的比賽;他曾經遭受冷落,幾度坐在冷板凳上,看著隊友在場上奮戰。
不過,挫折過後,無論曾經冷默不語或失聲痛哭,何凱成總是很快就振作起來,並且不曾離開運動。
因為,是運動,讓何凱成發現自己的天賦,在天賦中找到歸屬與自信。
教育,在勝負之前
從台灣到美國,何凱成發現:全亞洲的孩子都圍繞在一個競賽,就是考試。但在美國,不管運動、音樂、美術、電玩,有許許多多競賽,每個競賽都讓不同天賦的人得到應有的肯定。如果各式競賽都能在台灣的校園推廣,孩子將不再按照分數被看待,他們會因為自己的特質和才華而發光,並且在過程中,學到團隊合作、溝通、毅力、勇氣、承擔……
於是,他回到台灣,創辦球學。球學聯盟不同於一般競賽,它強調學生運動員的平衡發展、主張運動回歸校園,讓運動成為教育的一環,希望更多人看見課業外的成就對教育的價值。
在AI將取代重複性、單一性工作的未來,何凱成深信,從運動中學到的自信、堅持、榮譽感、合作分工的能力、臨危不亂的智的能力。他很堅定:「如果說阿里巴巴賣的是商品,球學賣的是人的才華、興趣和信念。」
何凱成講到高興的事,習慣性地露出那被美國記者形容為「電鑽也毀不了」的笑容,潔白的牙齒一覽無遺,顯得開朗陽光。
球學要走的路還很長,但是這個從來不畏碰撞的跑鋒,很清楚知道,他的人生正往下一個理想前進。現在,正要開始。
本文摘錄自《球學─哈佛跑鋒何凱成翻轉教育》,天下文化出版。
附加檔案:
你必須 登入 才能查看附件檔案。26 11 月, 2019 10:26 下午 #22287彥均 陳
參與者2012年,一記終場前0.5秒出手的致勝三分球,打響了林書豪的名字,全球掀起「林來瘋」熱潮。
今年,他所屬的湖人隊吞下61敗,對高中第三年僅輸一場、NCAA最後一年差點打破哈佛大學紀錄的林書豪來說,是籃球生涯裡首見的低潮。
然而,當林書豪在座談會上被問及如何看待今年球季時,他給予肯定,認為今年是「成功的一季」,更暢談自己面臨的困境。
從「林來瘋」到現在,林書豪經歷高低起伏,了解到成功永遠沒有停止的一天,因為總有新的目標需要突破。因此,他轉換心境,正向面對球季中的低潮,並重新定位成功。他說:「成功不是有沒有達成目標,而是把握現在的每一刻。」
7月3日晚間,他於國泰金融會議廳舉辦座談會,與350位學生分享自身經歷。以下是座談會當天林書豪與學生的分享:Q:你如何看待成功?可以請你說一下原先對成功的定義嗎?
A:我認為世界上有三種人,第一種人有目標,而且很主動;第二種則沒有目標;而第三種介在兩者之間,有時有些目標,但又不會很積極的追求。會有這樣的分類,是因為我認為每個人都需要先了解自己是哪種人,再想怎麼進步。
而我屬於第一種類型,會設立很多目標,並想盡辦法達成。我從小就很有野心,總是想要贏得比賽、打進總冠軍賽;在大學的時候,我就以打進NBA為目標。然後,我也做到了。Q:一開始認為成功就是達成目標,而你也打進了NBA,為什麼後來會重新定位成功?那你現在認為成功是什麼?
A:我大學時認為,如果我真的打到NBA,我一定會很高興。但我在NBA的第一年卻很辛苦,經歷過換隊,也常常上場後又被換下去。所以我了解到,儘管已經到了籃球最高殿堂,仍不斷有新的目標需要突破,因此我將目標轉為「每天能上場,而且每天能夠進步」。三年前「林來瘋」造成轟動,那時我以為我已經成功。但我沒有高興太久,網路上很多人說我的成功僅是幸運。這讓我了解到,成功不是達成目標就可以了,因為目標不會終止,永遠得一直突破。所以我現在認為的成功是:把握現在,享受並珍惜每一刻。
Q:湖人隊本季輸了61場,而1月23日的比賽聽說是你球員生涯中最大的低潮,可不可以描述一下當時的心情?
A:1月23日是湖人在客場對上馬刺的比賽。當天我並沒有受傷,且身體狀況OK,但卻沒有上場。那天晚上我非常震驚,通常上場與否都會由副教練先說一聲,但這次沒有任何預告。這是我第一次身體健康但沒有上場,而這完全是教練的決定。
從一開始的先發,到後來上場被換下來,這次是真的低潮。我看到除了我以外的每一個球員都上場了,且我肯定我那時的表現一定不是最差的,我覺得很不公平,不知道為什麼。我平常很少哭的,但隔天見到家人時就撐不住了,在吃飯時就哭了起來。之後,哥哥也到房間安慰我,他將手放在我的肩膀上,但我哭得很嚴重,沒辦法好好回應他。
Q:在球員生涯中經歷過這些起起伏伏,面對低潮,你是如何再站起來的?
A:從林來瘋以來,我承受了很多壓力。我只是在臉書上發吃飯的照片,下面就有人回應「你怎麼在吃飯不去練球?」但我是練完球才去吃飯的。以前我壓力很大,但現在慢慢放鬆了。就一步一步走,不要在意人家怎麼說,才會知道過程的樂趣和意義。
遇到困難時,我會先問自己:為什麼我現在會做這行?為什麼我喜歡做?並透過禱告和上帝溝通。就像父母對我們的愛,不管我今天乖不乖,他們都會愛我。上帝的愛比父母更多,不管遭遇到什麼,上帝的安排都是完滿的,所以我就相信祂,繼續走下去。而這些挫折都會幫助我日後的成長,所以不要輕易放棄,因為這正是站起來的機會。
本文轉載至https://www.google.com.tw/amp/s/crossing.cw.com.tw/amp/article/53274 12 月, 2019 10:28 下午 #22304大千 張
參與者謝坤山生於臺東,父親是流動攤販,即使再辛苦工作,仍因子女眾多而入不敷出,所以謝坤山自小即四處打工賺錢,如叫賣雞蛋糕、枝仔冰,或撿拾鳳梨心、菜葉等,以貼補家用。國小畢業後,謝坤山就放棄升學,進飼料行、鐵工廠做粗重的工作。但在十六歲時,他不幸於工作中誤觸高壓電,導致雙手及右小腿截肢,其後又因意外,再失去右眼的視力。上天對謝坤山這種肢體的摧殘,怎不令人喟然長嘆。然而面對此一人生逆境,謝坤山在母愛的光芒下,堅強活下來,這無疑是生命的一大奇蹟。
本文轉至
永不放棄的奮鬥意志與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使謝坤山度過一個個難關。他了悟到──「我不去想我失去了什麼,只想自己還擁有什麼」、「自己所擁有的,永遠比失去的多」,他深信,人只要不自我設限,未來的路將無限寬廣。於是他勇敢面對問題,挑戰困難,他苦思設計一套可以自己進食的用具,發明克難式的蓮蓬頭,以及可以拉開長褲拉鍊的特製長鉤,這讓他不必事事求人,擁有了獨立生活的能力。這樣的生存意志,和所開發的人類潛能,在在令人嘆為觀止。所謂天助自助,謝坤山自封閉的家裡,走向廣闊的世界,他以超凡的毅力,回到學校繼續讀書,他用嘴咬筆作畫,拜名畫家吳炫三為師,參加美展比賽,舉行個人畫展,後來更和吳炫三成為好朋友,還獲頒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獎。吳炫三甚至說,認真、執著、永不向命運低頭的謝坤山是他的老師。
謝坤山永不向命運低頭的信念,使他走出自己的一條路,擁有自己的一片天。但最難得的是,即使他也曾多次受騙,依然相信人與人之間,那種互信與互助的可貴,他深深體會到,自己的成長來自許多人的恩澤,所以當他行有餘力時,便滿懷感恩的心,回饋社會,現身說法,去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他當慈濟志工,到醫院為重症病友加油打氣;去學校和行為偏差學生座談,導正其價值觀;甚至到感化院,與受刑人討論人生的真諦。他就像活生生的發光體,極具說服力,從他身上,「好手好腳」的人重新感受到自己所擁有的知足與幸福。
樂觀開朗、笑容燦爛的謝坤山,猶如自斷手腳,下凡人間的菩薩,以自身的殘缺來喚醒世間的貪婪與不知足。他是生命教育的典範,任何人向他虛心學習,就一定能夠活出精彩的人生。
本文轉載至http://blog.udn.com/mobile/ccpou/5907145
-
該回覆由
大千 張 於 4 years 前 修改。
5 12 月, 2019 10:12 下午 #22312育宸 楊
參與者我理解的企業創新,就是創造新的價值。創新不是因為你要打敗對手而創新,不是為了掙更多的錢,為更大的名,而是為了社會,為了客戶,為了明天——創新不是為對手競爭,而是跟明天競爭。真正的創新一定是基於使命感。
馬雲小時候有很大的夢想,想進清華、北大,也有很大的使命,想為國家做貢獻。但因為缺乏創新手段,一次次沒有考上。他在想為什麼沒考進清華?
馬雲小學念了七年,中學念了三年,高考考了三次,他從來沒有被認為是好學生,但也沒變成一個壞學生,小學他是最好的小學生之一。有一次去參加重點中學考試全軍覆沒,第二年再度全軍覆沒,後來實在沒有中學要我們,就把小學改成杭州天水中學。在杭州歷史上,只有這一所小學被改為中學,改了一年後實在不行,後來撤了。他也不知道問題出在我們這裡,還是出在教學的方法上。
馬雲說,信息時代是認為「我比別人聰明」,數據時代是別人比我聰明。
他分析為什麼自己考試考不好,老師講的東西我永遠記不住,優秀的學生是老師講的他記得很清楚,然後一遍一遍幾乎是原版的拷貝。他特別喜歡這兩個字:啟迪。他認為知識是可以灌輸的,但是人類的智慧是啟迪的,是喚醒的。我們進入21世紀,在知識爆炸的時候,重要的不是獲取更多的知識。以前可能需要大量的記憶,現在通過電腦一查就可以知道,中國人的文化中說勤勞勇敢,勤勞是很重要,機器是永遠不會偷懶的,人和機器最大的差別,我們懂得創新。
他覺得未來學校和教育最大的改革是發現、好奇、獨特的思考,我們去喚起人的智
慧,而不是教更多的知識。他認為最好的教學方法,就是去啟迪不同人、不同性格、不同背景、不同文化、不同思考模式的人,去喚醒人的智慧,發現孩子的強項。這可能是我們未來最大的挑戰,也是我們今天在教育上面需要找出來的巨大創新。
而馬雲理解的企業創新,就是創造新的價值。創新不是因為你要打敗對手而創新,不是為了掙更多的錢,為更大的名,而是為了社會,為了客戶,為了明天——創新不是為對手競爭,而是跟明天競爭。真正的創新一定是基於使命感。
十多年來,馬雲做阿里巴巴從來沒改過使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讓小企業成長起來,成為明天的Google,明天的Apple,明天的騰訊,明天的阿里巴巴。(勵志人物 http://www.suntw.net)微博上說,阿里巴巴的股票是投資負增長,我們掙錢確實沒遊戲公司多,但我們掙得踏實,我沒騙過投資者。
我們自己可能沒掙很多錢,但是我們創建了電子商務,創建了誠信體系和物流體系。也許今天沒有回報,但是我相信三五年以後一定有回報。明白自己有什麼,明白自己要什麼,明白自己放棄什麼。做企業有錢的人千萬不要想有權,當政府有權的人千萬不要想自己有錢,這兩個東西就像火藥和火一樣,碰在一起,你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只有明白自己要什麼,走得才會踏實、穩健,而基於使命感的創新也才是持久的。
出處:[馬雲:差學生與創新者]5 12 月, 2019 10:12 下午 #22313育宸 楊
參與者我理解的企業創新,就是創造新的價值。創新不是因為你要打敗對手而創新,不是為了掙更多的錢,為更大的名,而是為了社會,為了客戶,為了明天——創新不是為對手競爭,而是跟明天競爭。真正的創新一定是基於使命感。
馬雲小時候有很大的夢想,想進清華、北大,也有很大的使命,想為國家做貢獻。但因為缺乏創新手段,一次次沒有考上。他在想為什麼沒考進清華?
馬雲小學念了七年,中學念了三年,高考考了三次,他從來沒有被認為是好學生,但也沒變成一個壞學生,小學他是最好的小學生之一。有一次去參加重點中學考試全軍覆沒,第二年再度全軍覆沒,後來實在沒有中學要我們,就把小學改成杭州天水中學。在杭州歷史上,只有這一所小學被改為中學,改了一年後實在不行,後來撤了。他也不知道問題出在我們這裡,還是出在教學的方法上。
馬雲說,信息時代是認為「我比別人聰明」,數據時代是別人比我聰明。
他分析為什麼自己考試考不好,老師講的東西我永遠記不住,優秀的學生是老師講的他記得很清楚,然後一遍一遍幾乎是原版的拷貝。他特別喜歡這兩個字:啟迪。他認為知識是可以灌輸的,但是人類的智慧是啟迪的,是喚醒的。我們進入21世紀,在知識爆炸的時候,重要的不是獲取更多的知識。以前可能需要大量的記憶,現在通過電腦一查就可以知道,中國人的文化中說勤勞勇敢,勤勞是很重要,機器是永遠不會偷懶的,人和機器最大的差別,我們懂得創新。
他覺得未來學校和教育最大的改革是發現、好奇、獨特的思考,我們去喚起人的智
慧,而不是教更多的知識。他認為最好的教學方法,就是去啟迪不同人、不同性格、不同背景、不同文化、不同思考模式的人,去喚醒人的智慧,發現孩子的強項。這可能是我們未來最大的挑戰,也是我們今天在教育上面需要找出來的巨大創新。
而馬雲理解的企業創新,就是創造新的價值。創新不是因為你要打敗對手而創新,不是為了掙更多的錢,為更大的名,而是為了社會,為了客戶,為了明天——創新不是為對手競爭,而是跟明天競爭。真正的創新一定是基於使命感。
十多年來,馬雲做阿里巴巴從來沒改過使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讓小企業成長起來,成為明天的Google,明天的Apple,明天的騰訊,明天的阿里巴巴。(勵志人物 http://www.suntw.net)微博上說,阿里巴巴的股票是投資負增長,我們掙錢確實沒遊戲公司多,但我們掙得踏實,我沒騙過投資者。
我們自己可能沒掙很多錢,但是我們創建了電子商務,創建了誠信體系和物流體系。也許今天沒有回報,但是我相信三五年以後一定有回報。明白自己有什麼,明白自己要什麼,明白自己放棄什麼。做企業有錢的人千萬不要想有權,當政府有權的人千萬不要想自己有錢,這兩個東西就像火藥和火一樣,碰在一起,你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只有明白自己要什麼,走得才會踏實、穩健,而基於使命感的創新也才是持久的。
出處:[馬雲:差學生與創新者]5 12 月, 2019 10:12 下午 #22314育宸 楊
參與者我理解的企業創新,就是創造新的價值。創新不是因為你要打敗對手而創新,不是為了掙更多的錢,為更大的名,而是為了社會,為了客戶,為了明天——創新不是為對手競爭,而是跟明天競爭。真正的創新一定是基於使命感。
馬雲小時候有很大的夢想,想進清華、北大,也有很大的使命,想為國家做貢獻。但因為缺乏創新手段,一次次沒有考上。他在想為什麼沒考進清華?
馬雲小學念了七年,中學念了三年,高考考了三次,他從來沒有被認為是好學生,但也沒變成一個壞學生,小學他是最好的小學生之一。有一次去參加重點中學考試全軍覆沒,第二年再度全軍覆沒,後來實在沒有中學要我們,就把小學改成杭州天水中學。在杭州歷史上,只有這一所小學被改為中學,改了一年後實在不行,後來撤了。他也不知道問題出在我們這裡,還是出在教學的方法上。
馬雲說,信息時代是認為「我比別人聰明」,數據時代是別人比我聰明。
他分析為什麼自己考試考不好,老師講的東西我永遠記不住,優秀的學生是老師講的他記得很清楚,然後一遍一遍幾乎是原版的拷貝。他特別喜歡這兩個字:啟迪。他認為知識是可以灌輸的,但是人類的智慧是啟迪的,是喚醒的。我們進入21世紀,在知識爆炸的時候,重要的不是獲取更多的知識。以前可能需要大量的記憶,現在通過電腦一查就可以知道,中國人的文化中說勤勞勇敢,勤勞是很重要,機器是永遠不會偷懶的,人和機器最大的差別,我們懂得創新。
他覺得未來學校和教育最大的改革是發現、好奇、獨特的思考,我們去喚起人的智
慧,而不是教更多的知識。他認為最好的教學方法,就是去啟迪不同人、不同性格、不同背景、不同文化、不同思考模式的人,去喚醒人的智慧,發現孩子的強項。這可能是我們未來最大的挑戰,也是我們今天在教育上面需要找出來的巨大創新。
而馬雲理解的企業創新,就是創造新的價值。創新不是因為你要打敗對手而創新,不是為了掙更多的錢,為更大的名,而是為了社會,為了客戶,為了明天——創新不是為對手競爭,而是跟明天競爭。真正的創新一定是基於使命感。
十多年來,馬雲做阿里巴巴從來沒改過使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讓小企業成長起來,成為明天的Google,明天的Apple,明天的騰訊,明天的阿里巴巴。(勵志人物 http://www.suntw.net)微博上說,阿里巴巴的股票是投資負增長,我們掙錢確實沒遊戲公司多,但我們掙得踏實,我沒騙過投資者。
我們自己可能沒掙很多錢,但是我們創建了電子商務,創建了誠信體系和物流體系。也許今天沒有回報,但是我相信三五年以後一定有回報。明白自己有什麼,明白自己要什麼,明白自己放棄什麼。做企業有錢的人千萬不要想有權,當政府有權的人千萬不要想自己有錢,這兩個東西就像火藥和火一樣,碰在一起,你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只有明白自己要什麼,走得才會踏實、穩健,而基於使命感的創新也才是持久的。
出處:[馬雲:差學生與創新者] -
該回覆由
-
作者文章
- 抱歉,回覆主題必需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