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分題三:養生主
- This topic has 13 則回覆, 10 個參與人, and was last updated 1 year, 9 months 前 by
騏竹 何.
-
作者文章
-
15 10 月, 2021 11:02 上午 #78206
騏竹 何
參與者找尋在列子、莊子、韓非子等等先秦諸子典籍中的寓言故事。
寫出原文、出處與寓意,以及你曾在什麼生活情境下使用過這則寓言。24 10 月, 2021 10:40 下午 #79269羽業 熊
參與者正94期94072教授9班熊世銘
宋國有個人善於配製防治凍手的藥,他家祖祖輩輩都用這種藥塗抹在手上,靠漂洗棉絮過日子。有一個外鄉人聽說了,請求收買他的藥方,情願出一百兩黃金。宋人便把全家人招集在一塊商量說:「我們家祖祖輩輩干漂洗棉絮的活兒,能夠得到的不過幾兩黃金;現在出售這個藥方,一下子就可賺取一百兩黃金,就賣給他吧!」
那個外鄉人得到了藥方後,便拿去獻給吳王,並向吳王誇讚這種藥的用處。這時,正趕上越國有內亂,吳王便派他領兵討伐越國。冬天,他們和越國軍隊進行水戰,把越國軍隊打得大敗。
吳王很高興,就割出一塊土地來封賞給了他。這藥能夠使手不皸裂,功用是一樣的。但是,有的用它得到封賞,有的有了它仍免不了干漂洗棉絮之類的苦活,這都是由於用法不同的緣故啊。
出處:《莊子‧寓言》
寓意:同樣的東西,由於眼光和見識不一樣,它所發揮的作用也就不一樣。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我曾在以前小的時候曾因爲很忙很多玩具而面臨要選擇留下的玩具,當時的我認為娃娃沒有很重要可以不用留下啊,而那個娃娃到了妹妹手裡則變成妹妹心愛的玩具。
4 12 月, 2021 2:15 上午 #83297吉男 陳
參與者正94期 94340教授十班陳吉男
有一個姓朱的人,一心要學會一種別人都沒有的技術,於是,就到支離益那裡去學習宰殺龍的本領。他花盡了家裡資產,用了整整三年時間,終於把宰殺龍的技術學到手了。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裡。可是,世間哪有龍可殺呢?結果,他學的技術一點也用不上。
出處:《莊子·列禦寇》
寓意:學習必須從實際出發,講求實效。如果脫離了實際,再大的本領也沒有用。4 12 月, 2021 2:41 下午 #83429林 宜蓁
參與者正94期教授一班94406林宜蓁
公文軒見右師而驚曰:「是何人也?惡乎介也?天與,其人與?」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獨也,人之貌有與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ㄑㄧˊ期也)畜乎樊中。神雖王(旺也),不善也。剛好課本中的《養生主》
寓意:
生在窮人家中的我們,也無須自暴自棄,這是上天生給我們的環境,只要還活著就有希望,不必羨慕別人有錢,我們也能好好過自己的日子的。不論在什麼環境中,不要失志,不要氣餒。不論人生遭逢什麼樣的橫逆,遇到多麼大的打擊,都不要絕望,要勇敢面對,上天給你這些自有它的道理,你不可以隨意讓自己倒下,人生的光明路永遠是在未來,現在的困苦都會成為過去。
在學校當中有很多事情是在外面不會發生的事但在這種體制下必須面對的事,像本身自己有點體弱多病,可能有些人覺得是在裝病,多少都會有一些流言蜚語,但老實說應該不會有人想裝病跟別人不一樣吧,前陣子我胃食道逆流胃酸過多一直吐,吐到連血都吐出來,這一兩個禮拜還長皮蛇,我左半邊全麻,抽痛脹痛,長皮蛇是因為免疫系統下降,但我覺得跟平常沒兩樣,也不知道為什麼突然長,有人覺得裝出來的,但沒長過的人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我也是第一次長,真的痛到神經裡頭,麻、刺痛、脹痛都是正常的,因為是刺激到神經,流言蜚語就這樣,要相信的就相信,不相信的就這樣吧,我覺得遇到類似這種事情就是要勇敢面對,不開心也是一天開心也是一天,那為什麼不開心的過呢,在這邊可能有很多人給自己無形中的壓力,但撐過就是你的,人生的光明路永遠是在未來,現在的困苦都會成為過去,和這段的寓意很相同所以我選用這段,來寫作。
5 12 月, 2021 12:47 上午 #83555欣緯 劉
參與者正94期 教授10班 94307劉欣緯
原文: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出處:
《莊子·齊物論》
寓意:
有一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在叢中自由自在的飛翔,感到十分快活和舒暢,已經完全忘記自己是莊周了。
但是,莊周突然醒來之後,驚惶不定之間方知原來蝴蝶變成了自己。到底是莊周夢中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夢見自己變成莊周呢?
心得:
在生活中,我也會遇到相同的事,有時也處在兩難的狀況中,所以在夢中以時候會浮出這些想法,但是做了之後才會去認清自己想要去做的目的。人都會希望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線匙的面對,又是一個方向。5 12 月, 2021 12:47 上午 #83556欣緯 劉
參與者正94期 教授10班 94307劉欣緯
原文: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出處:
《莊子·齊物論》
寓意:
有一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在叢中自由自在的飛翔,感到十分快活和舒暢,已經完全忘記自己是莊周了。
但是,莊周突然醒來之後,驚惶不定之間方知原來蝴蝶變成了自己。到底是莊周夢中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夢見自己變成莊周呢?
心得:
在生活中,我也會遇到相同的事,有時也處在兩難的狀況中,所以在夢中以時候會浮出這些想法,但是做了之後才會去認清自己想要去做的目的。人都會希望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線匙的面對,又是一個方向。5 12 月, 2021 10:44 上午 #83634吉男 陳
參與者正94騏教授十班94340陳吉男
原文:
姓朱者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出處:
《莊子·列禦寇》
寓意:
學習必須從實際出發,講求實效。如果脫離了實際,再大的本領也沒有用。
心得:
小時候的夢想是當一位帥氣的飛行員,因此我翻閱過很多這方面的書籍及看過很多影片,但在我吸收這些知識的同時,我卻一味追求而忘記保護好飛行員最重視的眼睛,所以在體測單出來時,重重的潑了我一桶冷水,讓我懊悔不已。5 12 月, 2021 11:48 上午 #83650鎮瑋 游
參與者正94期教授十班94313游鎮瑋
原文:「今且有人於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
出處:《莊子·讓王》
隨珠彈雀——考慮不周,得不償失
寓意:隨侯之珠是非常珍貴的寶珠。有一個喜打鳥的人,卻用隨珠作彈丸,去射飛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隻麻雀。人們看了,都嘲笑他。這是什麼道理呢?這是因為付出的代價太昂貴,而得到的東西太輕微。
心得:做什麼事,都得講究得失輕重。為了沒什麼價值的東西而丟掉十分寶貴的東西,這是一種十分愚蠢的行為。這個寓言告訴我們,做什麼事情一定要考慮成本,一定要考慮代價。13 12 月, 2021 4:41 下午 #84556狐狸 雪地
參與者正94期 教授九班94109黃品搴
原文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
監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
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
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
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諾。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枯魚之肆!」出處──《莊子•外物篇》
寓意
莊周要去借糧,但是監河侯卻推拖要等收稅之後再給他。莊周當然氣炸了,便馬上講了這個寓言故事回敬監河侯。故事的意思就是要當機立斷,遠水救不了近火。記得有一次住校,晚上了,超過可以出校鬼混的時間。可是肚子突然餓了起來,便跑去找學長要吃的,學長卻說,可以昂~你去我小窩,腳踏車借你,就可以去買鹹酥雞了。我就直接問學長:學長,你有聽過涸轍之鮒嗎?你現在的行為就跟監河侯一樣!語畢,回到自己的寢室吃空氣。
18 12 月, 2021 11:28 下午 #85148xinping LIN
參與者原文、出處:《莊子·逍遙遊》:「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搏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安鳥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
寓意:一個目光短淺的人,是不能理解志向高遠者的追求的。戰國時期的商鞅說,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要成就大事,不應該去聽從身邊人的意見或者建議。
成大事者不謀於眾,這一原則通俗地說,就是謀求特別重大的事情,不必與人商量。因為謀求非常重大事情的人,自己必定有非同一般的眼光、心胸與氣度,自己看準了,去做就是了,如果和別人商量,反倒麻煩搜索。就像鳥雀不能理解大鵬的志向一樣。
經歷:高中時輔導老師要我們在課堂上上台說出自己的夢想,到我上台說出了自己的夢想時,台下卻出現質疑聲還有一些嘲笑聲,皆是認為我不可能做到,那時心裡非常的憤怒也開始懷疑自己,直到下課,老師把我叫過去告訴我這則寓言,才讓我重新振作且不再畏懼那些質疑聲。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ar9a2x.html18 12 月, 2021 11:29 下午 #85149xinping LIN
參與者原文、出處:《莊子·逍遙遊》:「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搏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安鳥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
寓意:一個目光短淺的人,是不能理解志向高遠者的追求的。戰國時期的商鞅說,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要成就大事,不應該去聽從身邊人的意見或者建議。
成大事者不謀於眾,這一原則通俗地說,就是謀求特別重大的事情,不必與人商量。因為謀求非常重大事情的人,自己必定有非同一般的眼光、心胸與氣度,自己看準了,去做就是了,如果和別人商量,反倒麻煩搜索。就像鳥雀不能理解大鵬的志向一樣。
經歷:高中時輔導老師要我們在課堂上上台說出自己的夢想,到我上台說出了自己的夢想時,台下卻出現質疑聲還有一些嘲笑聲,皆是認為我不可能做到,那時心裡非常的憤怒也開始懷疑自己,直到下課,老師把我叫過去告訴我這則寓言,才讓我重新振作且不再畏懼那些質疑聲。
正94期 教授六班 94378林心平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ar9a2x.html19 12 月, 2021 10:51 下午 #85306俊羽 –
參與者正94期 94090 盧俊羽
原文: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岸矣清渚崖之間,不辨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出處——莊子《莊子·秋水》
不見高山,不顯平地;不見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很渺小的。
我的經歷
在國中的時候我的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所以我一直認為我是有天賦且有天份的一個孩子,所以我常常不讀書但是我成績還是每次都是名列前茅,知道我升上高中來到了第一志願那裡都是在國中成績優異的人的聚集地,所以在第一次的考試我班排只有12名,當時的我非常難過,以為自己變笨了,然後老師就告訴我這則寓言故事,我這才明白原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就像那個井底之蛙一樣,不知道外面是有更多比我還要厲害的人的。19 12 月, 2021 11:14 下午 #85312WeiChen666
參與者94416 陳韋臣
原文: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岸矣清渚崖之間,不辨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出處——莊子《莊子·秋水》
不見高山,不顯平地;不見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很渺小的。
我的經歷
在高中時我讀的是職校也是一所私立高中,而剛進去時全班同學幾乎都不讀書而我考前只要讀一點就可以在班排前五名所以我一直認為我有天賦且有天份的,直到上了官校後才發現官校是成績優異的聚集地,所以第一次考試就搞砸了,我這才明白原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知道外面是有更多比我還要厲害的人的。19 12 月, 2021 11:33 下午 #85319騏竹 何
參與者改完
-
作者文章
- 抱歉,回覆主題必需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