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十二班:奇人寫作
- This topic has 33 則回覆, 13 個參與人, and was last updated 1 year, 4 months 前 by
騏竹 何.
-
作者文章
-
2 4 月, 2022 11:51 下午 #103134
騏竹 何
參與者書寫身邊奇特之人,文末可挾以議論,揭明此位奇人對你的啟示。
Introduce the positive extraordinary person around you. Also, you can add your comments and opinions at the end of the writing.
字數:約500字。
時間:111年4月17號(日)午夜12點前發表在課程網站。
Words number: about 500 words
Due Date: submit to the teaching website before 4/17(Sun.)13 4 月, 2022 12:00 下午 #108813哲賢 蘇
參與者教授12班 蘇哲賢
踏入官校後,先後與他連續同班了3次,每次提到他的名字都會讓我打起精神振奮起來,積極做事,只要我一犯錯、做不好時,身旁的學長就會開始說,沒關係我等等就叫他來,這時剛踏入官校的我害怕不已,不然就是聽到蘇哲賢-大名鼎鼎的蘇哲賢,不然就是來我寢室報到,這時的我有如天大雷劈一般,整個人毫無生機。
或許是他把預校的管教方式用在我身上,才能讓我提早進入狀況,慢慢適應官校的生活,檯面上的他拘謹嚴格,但私底下的他非常關心學弟的狀況,也會聊聊生活上瑣事,上學期他總是把我叫到他的寢室訓話,一陣磨練後,他還是會鼓勵我不要放棄,自己選擇的路自己要負責,他總是不放棄我,總是讓我進入狀況,面對隔日的挑戰,還記得有一次我找他心靈雞湯,他正好與女朋友吵架,他卻放下手邊的工作與我聊天,這讓我感覺到這就是真正的學長啊,官校該有的學長啊!
還記得有一次體測我一個人跑啊跑,忽然他出現在我身邊,帶領著我一起完成3000公尺,也讓我的成績進步一分鐘,雖然一年級過得很辛苦,但我也要謝謝他出現在我的人生中!17 4 月, 2022 12:21 上午 #109678ㄏㄏ ㄎㄎ
參與者教授12班 94101王博雋
每個人出生到這世界上,最一開始應該都是先認識自己的爸爸或媽媽,隨著年紀慢慢的增長,也慢慢的和許多人接觸、認識,了解自己身邊的朋友、同學或是其他人有什麼奇特的技能是件非常好玩的事情,因為那些事情往往會讓人印象深刻,就算過了好幾年也都無法忘記。我要介紹的這位奇人,是我在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遇到的人,他有著過人的記憶力,還有著非常良好的視力,他常常在我們集合的時候,神不知鬼不覺的出現在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監視著我們學生,我們集合時常常會因為覺得沒有大人在管,所以都會和同學們一起聊天嘻笑打鬧玩耍不好好排隊,這個時候他就會突然的從一些陰暗的角落冒出來叫著你的名字說你在幹嘛?現在不是集合時間嗎?集合可以這樣動來動去找別人聊天嗎?這個時候大家都會突然嚇到,也瞬間變得非常乖,乖乖的排好隊、乖乖的閉上嘴巴。這個奇人就是我們的區隊長蘇順利士官長,他真的非常的厲害,距離他100公尺左右,他都能大聲的叫出你的名字,他幾乎記住了連隊上300多位學生的名字,所有我們學生看到他都非常的害怕也非常的佩服他。17 4 月, 2022 9:46 上午 #109923翔凱 304-30
參與者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鄉下的我很嚮往都市的生活,也很排斥被說是鄉下小孩,也不喜歡回到更鄉下的外婆家,那裏的房子很矮燈光很暗,斑駁的牆壁加上一修再修的屋頂,這種惡劣的屋況,讓我很害怕會不會有一天就塌了,雖然阿公阿嬤的生活區主要不在這間矮矮小小的飯廳廚房,但是還是很害怕。
每次回去玩時,阿嬤都會很開心,看到一個疼愛孫子的阿嬤,勤快的孫子,但是每當媽媽回去,阿嬤就會從開心轉為難過,剛開始會聊的趣事,但是越聊越深就會開始轉為這個月來的心酸和辛苦。
他們年輕時因阿公身體不好,我的阿嬤轉變成一個女強人,記憶中小時候的阿嬤是站的直直的,不知道是不是多年來的壓力把我的阿嬤壓得彎腰駝背,屋漏偏逢連夜,阿嬤最近有一點帕金森了,我好害怕,我心目中的女強人,撐起一個家的女強人,就這樣不再強大。17 4 月, 2022 9:48 上午 #109924柏翰 陳
參與者教授12班 94183陳柏翰
奇人這一個形容詞,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可能或多或少都帶有著一些貶義,被稱之為奇人的人,可能是因為他跳脫了傳統社會的道德標準,甚至是他的行為模樣在普通人眼中是不同的,我們也可稱之為奇葩。
但畢竟每個人去看事情以及一個人的角度跟觀點都不盡相同,一百個人之中,可能就存在著一百種的觀點,對於我自己來說,奇人不是跳脫傳統社會標準以及外型獨特與正常人不同的;而是他那不屈服於社會傳統標準的氣勢,在傳統社會標準之中,普遍的認為殘疾人士就是需要正常人的協助以及關照,生活起居凡事靠自己,甚至證明了自己也具有協助及關照他人的能力。今天我想要介紹的「奇人」不是什麼特別出名的人,而是在我身邊的人 — 我的叔公。
在童年時期,總是會見到一位身拄著拐杖,走路步履蹣跚的男子,小時候的我總是好奇為什麼我的叔公跟其他正常的人不同,長大後,我才從父親他們那邊得知原來我的叔公是患有嚴重的小兒麻痺症,從小時候就註定了無法與正常人一樣跑跑跳跳的,但這不影響我的叔公長大成人,反而使他多了一副平常人所沒有的堅韌毅力,也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人生自暴自棄,反而更用力的活著,既然無法正常運動,叔公就選擇了較多靜態的嗜好,園藝、攝影正是他的強項,甚至以攝影作為養活自己的能力,叔公在年輕時開了一間屬於自己的照相館,但晚年,也應自己身體不好,結束了照相館的營業,真正讓我佩服的是叔公作為一個獨居長輩,膝下也無子女,還面臨嚴重身體健康狀況,他沒有向任何親戚開口要過幫忙,要洗腎時自己坐著他的電動輪椅前往醫院;在更之後,檢查了癌症,需要化療,也是自己收拾好行李,就前往了醫院。
叔公帶給我了我很不一樣的觀點,他證明了人殘心不殘這一點道理,作為殘疾人士,仍然不輕易低頭,不向傳統社會標準低頭,展現了他堅韌而挺拔的生命力,也符合我心中奇人的樣子。17 4 月, 2022 9:49 上午 #109925柏翰 陳
參與者教授12班 94183陳柏翰
奇人這一個形容詞,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可能或多或少都帶有著一些貶義,被稱之為奇人的人,可能是因為他跳脫了傳統社會的道德標準,甚至是他的行為模樣在普通人眼中是不同的,我們也可稱之為奇葩。
但畢竟每個人去看事情以及一個人的角度跟觀點都不盡相同,一百個人之中,可能就存在著一百種的觀點,對於我自己來說,奇人不是跳脫傳統社會標準以及外型獨特與正常人不同的;而是他那不屈服於社會傳統標準的氣勢,在傳統社會標準之中,普遍的認為殘疾人士就是需要正常人的協助以及關照,生活起居凡事靠自己,甚至證明了自己也具有協助及關照他人的能力。今天我想要介紹的「奇人」不是什麼特別出名的人,而是在我身邊的人 — 我的叔公。
在童年時期,總是會見到一位身拄著拐杖,走路步履蹣跚的男子,小時候的我總是好奇為什麼我的叔公跟其他正常的人不同,長大後,我才從父親他們那邊得知原來我的叔公是患有嚴重的小兒麻痺症,從小時候就註定了無法與正常人一樣跑跑跳跳的,但這不影響我的叔公長大成人,反而使他多了一副平常人所沒有的堅韌毅力,也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人生自暴自棄,反而更用力的活著,既然無法正常運動,叔公就選擇了較多靜態的嗜好,園藝、攝影正是他的強項,甚至以攝影作為養活自己的能力,叔公在年輕時開了一間屬於自己的照相館,但晚年,也應自己身體不好,結束了照相館的營業,真正讓我佩服的是叔公作為一個獨居長輩,膝下也無子女,還面臨嚴重身體健康狀況,他沒有向任何親戚開口要過幫忙,要洗腎時自己坐著他的電動輪椅前往醫院;在更之後,檢查了癌症,需要化療,也是自己收拾好行李,就前往了醫院。
叔公帶給我了我很不一樣的觀點,他證明了人殘心不殘這一點道理,作為殘疾人士,仍然不輕易低頭,不向傳統社會標準低頭,展現了他堅韌而挺拔的生命力,也符合我心中奇人的樣子。17 4 月, 2022 9:55 上午 #109926宜庭 蔡
參與者教授12班 94183陳柏翰
奇人這一個形容詞,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可能或多或少都帶有著一些貶義,被稱之為奇人的人,可能是因為他跳脫了傳統社會的道德標準,甚至是他的行為模樣在普通人眼中是不同的,我們也可稱之為奇葩。
但畢竟每個人去看事情以及一個人的角度跟觀點都不盡相同,一百個人之中,可能就存在著一百種的觀點,對於我自己來說,奇人不是跳脫傳統社會標準以及外型獨特與正常人不同的;而是他那不屈服於社會傳統標準的氣勢,在傳統社會標準之中,普遍的認為殘疾人士就是需要正常人的協助以及關照,生活起居凡事靠自己,甚至證明了自己也具有協助及關照他人的能力。今天我想要介紹的「奇人」不是什麼特別出名的人,而是在我身邊的人 — 我的叔公。
在童年時期,總是會見到一位身拄著拐杖,走路步履蹣跚的男子,小時候的我總是好奇為什麼我的叔公跟其他正常的人不同,長大後,我才從父親他們那邊得知原來我的叔公是患有嚴重的小兒麻痺症,從小時候就註定了無法與正常人一樣跑跑跳跳,但這不影響我的叔公長大成人,反而使他多了一副平常人所沒有的堅韌毅力,也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人生自暴自棄,反而更用力的活著,既然無法正常運動,叔公就選擇了較多靜態的嗜好,園藝、攝影正是他的強項,甚至以攝影作為養活自己的能力,叔公在年輕時開了一間屬於自己的照相館,但晚年,也應自己身體不好,結束了照相館的營業,真正讓我佩服的是叔公作為一個獨居長輩,膝下也無子女,還面臨嚴重身體健康狀況,他沒有向任何親戚開口要過幫忙,要洗腎時自己坐著他的電動輪椅前往醫院;在更之後,檢查了癌症,需要化療,也是自己收拾好行李,就前往了醫院。
叔公帶給我了我很不一樣的觀點,他證明了人殘心不殘這一點道理,作為殘疾人士,仍然不輕易低頭,不向傳統社會標準低頭,展現了他堅韌而挺拔的生命力,也符合我心中奇人的樣子。17 4 月, 2022 10:06 上午 #109928哲賢 蘇
參與者教授12班 94183陳柏翰
奇人這一個形容詞,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可能或多或少都帶有著一些貶義,被稱之為奇人的人,可能是因為他跳脫了傳統社會的道德標準,甚至是他的行為模樣在普通人眼中是不同的,我們也可稱之為奇葩。
但畢竟每個人去看事情以及一個人的角度跟觀點都不盡相同,一百個人之中,可能就存在著一百種的觀點,對於我自己來說,奇人不是跳脫傳統社會標準以及外型獨特與正常人不同的;而是他那不屈服於社會傳統標準的氣勢,在傳統社會標準之中,普遍的認為殘疾人士就是需要正常人的協助以及關照,生活起居凡事靠自己,甚至證明了自己也具有協助及關照他人的能力。今天我想要介紹的「奇人」不是什麼特別出名的人,而是在我身邊的人 — 我的叔公。
在童年時期,總是會見到一位身拄著拐杖,走路步履蹣跚的男子,小時候的我總是好奇為什麼我的叔公跟其他正常的人不同,長大後,我才從父親他們那邊得知原來我的叔公是患有嚴重的小兒麻痺症,從小時候就註定了無法與正常人一樣跑跑跳跳的,但這不影響我的叔公長大成人,反而使他多了一副平常人所沒有的堅韌毅力,也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人生自暴自棄,反而更用力的活著,既然無法正常運動,叔公就選擇了較多靜態的嗜好,園藝、攝影正是他的強項,甚至以攝影作為養活自己的能力,叔公在年輕時開了一間屬於自己的照相館,但晚年,也應自己身體不好,結束了照相館的營業,真正讓我佩服的是叔公作為一個獨居長輩,膝下也無子女,還面臨嚴重身體健康狀況,他沒有向任何親戚開口要過幫忙,要洗腎時自己坐著他的電動輪椅前往醫院;在更之後,檢查了癌症,需要化療,也是自己收拾好行李,就前往了醫院。
叔公帶給我了我很不一樣的觀點,他證明了人殘心不殘這一點道理,作為殘疾人士,仍然不輕易低頭,不向傳統社會標準低頭,展現了他堅韌而挺拔的生命力,也符合我心中奇人的樣子。17 4 月, 2022 10:06 上午 #109929哲賢 蘇
參與者教授12班 94183陳柏翰
奇人這一個形容詞,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可能或多或少都帶有著一些貶義,被稱之為奇人的人,可能是因為他跳脫了傳統社會的道德標準,甚至是他的行為模樣在普通人眼中是不同的,我們也可稱之為奇葩。
但畢竟每個人去看事情以及一個人的角度跟觀點都不盡相同,一百個人之中,可能就存在著一百種的觀點,對於我自己來說,奇人不是跳脫傳統社會標準以及外型獨特與正常人不同的;而是他那不屈服於社會傳統標準的氣勢,在傳統社會標準之中,普遍的認為殘疾人士就是需要正常人的協助以及關照,生活起居凡事靠自己,甚至證明了自己也具有協助及關照他人的能力。今天我想要介紹的「奇人」不是什麼特別出名的人,而是在我身邊的人 — 我的叔公。
在童年時期,總是會見到一位身拄著拐杖,走路步履蹣跚的男子,小時候的我總是好奇為什麼我的叔公跟其他正常的人不同,長大後,我才從父親他們那邊得知原來我的叔公是患有嚴重的小兒麻痺症,從小時候就註定了無法與正常人一樣跑跑跳跳的,但這不影響我的叔公長大成人,反而使他多了一副平常人所沒有的堅韌毅力,也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人生自暴自棄,反而更用力的活著,既然無法正常運動,叔公就選擇了較多靜態的嗜好,園藝、攝影正是他的強項,甚至以攝影作為養活自己的能力,叔公在年輕時開了一間屬於自己的照相館,但晚年,也應自己身體不好,結束了照相館的營業,真正讓我佩服的是叔公作為一個獨居長輩,膝下也無子女,還面臨嚴重身體健康狀況,他沒有向任何親戚開口要過幫忙,要洗腎時自己坐著他的電動輪椅前往醫院;在更之後,檢查了癌症,需要化療,也是自己收拾好行李,就前往了醫院。
叔公帶給我了我很不一樣的觀點,他證明了人殘心不殘這一點道理,作為殘疾人士,仍然不輕易低頭,不向傳統社會標準低頭,展現了他堅韌而挺拔的生命力,也符合我心中奇人的樣子。17 4 月, 2022 10:07 上午 #109930哲賢 蘇
參與者教授12班 94183陳柏翰
奇人這一個形容詞,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可能或多或少都帶有著一些貶義,被稱之為奇人的人,可能是因為他跳脫了傳統社會的道德標準,甚至是他的行為模樣在普通人眼中是不同的,我們也可稱之為奇葩。
但畢竟每個人去看事情以及一個人的角度跟觀點都不盡相同,一百個人之中,可能就存在著一百種的觀點,對於我自己來說,奇人不是跳脫傳統社會標準以及外型獨特與正常人不同的;而是他那不屈服於社會傳統標準的氣勢,在傳統社會標準之中,普遍的認為殘疾人士就是需要正常人的協助以及關照,生活起居凡事靠自己,甚至證明了自己也具有協助及關照他人的能力。今天我想要介紹的「奇人」不是什麼特別出名的人,而是在我身邊的人 — 我的叔公。
在童年時期,總是會見到一位身拄著拐杖,走路步履蹣跚的男子,小時候的我總是好奇為什麼我的叔公跟其他正常的人不同,長大後,我才從父親他們那邊得知原來我的叔公是患有嚴重的小兒麻痺症,從小時候就註定了無法與正常人一樣跑跑跳跳的,但這不影響我的叔公長大成人,反而使他多了一副平常人所沒有的堅韌毅力,也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人生自暴自棄,反而更用力的活著,既然無法正常運動,叔公就選擇了較多靜態的嗜好,園藝、攝影正是他的強項,甚至以攝影作為養活自己的能力,叔公在年輕時開了一間屬於自己的照相館,但晚年,也應自己身體不好,結束了照相館的營業,真正讓我佩服的是叔公作為一個獨居長輩,膝下也無子女,還面臨嚴重身體健康狀況,他沒有向任何親戚開口要過幫忙,要洗腎時自己坐著他的電動輪椅前往醫院;在更之後,檢查了癌症,需要化療,也是自己收拾好行李,就前往了醫院。
叔公帶給我了我很不一樣的觀點,他證明了人殘心不殘這一點道理,作為殘疾人士,仍然不輕易低頭,不向傳統社會標準低頭,展現了他堅韌而挺拔的生命力,也符合我心中奇人的樣子。17 4 月, 2022 4:19 下午 #109994徹 徹
參與者教授12班 黃煦
我想介紹的人是我在國小的時候,一位住在我家附近,後來三年級開始同班的同學,他從國小開始,就一直都是保持著不說話,而且很靦腆的樣子,一直這樣度過了國小的六年,從和他同班開始,我就和他慢慢的接觸,平時多幫忙他,課業有問題我就會主動教他,到了後來越來越熟之後,在我軟磨硬泡之下,他開始慢慢的和我說話,到了後來,我變成班上唯一一個能和他對話的人,所以老師有很多需要跟他溝通的事情,或者是老師需要問他的東西,就都會請我幫忙,我們的友情從這裡開始,一直到了國中,我們還是常常聯絡,我也會常常跑去他家找他玩,到了高中課業壓力越來越大,假日也都要去學校讀書自習,所以漸漸的我越來越少去找他玩,一直到了現在進入官校,我們之間的聯絡也是越來越少,但是我知道,在我們兩個的心目中,一直都是最好的朋友,即使平常很少聯絡,但這並不會影響我們之間的友情。因為他的關係,其實後來影響了我很多,例如我的耐心、細心等方面,都有大大的進步,也因為他的關係,我在國中的時候,獨自一個人上了和國小大部分同學都不一樣的學校,其他同國小的都在別班,只有我自己一個人一班,小時候較內向的我,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他的模式,這也是我國中三年不和別人說話的起因,在一開始的時候,其實很無助,因為不用言語溝通,又要正常地過生活,其實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這也為我的國中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挑戰和刁難,同學總是會對特別不一樣的人有不一樣的看法,雖然談不上欺負,但一開始融入班上還是有難度的,但我一樣一步一步的解決這些問題,來度過國中的三年生活,這三年,是我人生中最不一樣的生活,也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三年。
通過了國小和他的相處,以及我自己國中的三年,從兩個角度去了解了,如果一個人喪失了講話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上是一件多麼不便的事情,這使我對那些天生就不能說話的人多了一絲敬佩。
17 4 月, 2022 7:13 下午 #110028柏翰 陳
參與者教授12班 94183陳柏翰
奇人這一個形容詞,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可能或多或少都帶有著一些貶義,被稱之為奇人的人,可能是因為他跳脫了傳統社會的道德標準,甚至是他的行為模樣在普通人眼中是不同的,我們也可稱之為奇葩。
但畢竟每個人去看事情以及一個人的角度跟觀點都不盡相同,一百個人之中,可能就存在著一百種的觀點,對於我自己來說,奇人不是跳脫傳統社會標準以及外型獨特與正常人不同的;而是他那不屈服於社會傳統標準的氣勢,在傳統社會標準之中,普遍的認為殘疾人士就是需要正常人的協助以及關照,生活起居凡事靠自己,甚至證明了自己也具有協助及關照他人的能力。今天我想要介紹的「奇人」不是什麼特別出名的人,而是在我身邊的人 — 我的叔公。
在童年時期,總是會見到一位身拄著拐杖,走路步履蹣跚的男子,小時候的我總是好奇為什麼我的叔公跟其他正常的人不同,長大後,我才從父親他們那邊得知原來我的叔公是患有嚴重的小兒麻痺症,從小時候就註定了無法與正常人一樣跑跑跳跳的,但這不影響我的叔公長大成人,反而使他多了一副平常人所沒有的堅韌毅力,也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人生自暴自棄,反而更用力的活著,既然無法正常運動,叔公就選擇了較多靜態的嗜好,園藝、攝影正是他的強項,甚至以攝影作為養活自己的能力,叔公在年輕時開了一間屬於自己的照相館,但晚年,也應自己身體不好,結束了照相館的營業,真正讓我佩服的是叔公作為一個獨居長輩,膝下也無子女,還面臨嚴重身體健康狀況,他沒有向任何親戚開口要過幫忙,要洗腎時自己坐著他的電動輪椅前往醫院;在更之後,檢查了癌症,需要化療,也是自己收拾好行李,就前往了醫院。
叔公帶給我了我很不一樣的觀點,他證明了人殘心不殘這一點道理,作為殘疾人士,仍然不輕易低頭,不向傳統社會標準低頭,展現了他堅韌而挺拔的生命力,也符合我心中奇人的樣子。17 4 月, 2022 10:22 下午 #110050徹 徹
參與者教授12班 黃煦
17 4 月, 2022 10:26 下午 #110051徹 徹
參與者教授12班 黃煦
我想介紹的人是我在國小的時候,一位住在我家附近,後來三年級開始同班的同學,他從國小開始,就一直都是保持著不說話,而且很靦腆的樣子,一直這樣度過了國小的六年,從和他同班開始,我就和他慢慢的接觸,平時多幫忙他,課業有問題我就會主動教他,到了後來越來越熟之後,在我軟磨硬泡之下,他開始慢慢的和我說話,到了後來,我變成班上唯一一個能和他對話的人,所以老師有很多需要跟他溝通的事情,或者是老師需要問他的東西,就都會請我幫忙,我們的友情從這裡開始,一直到了國中,我們還是常常聯絡,我也會常常跑去他家找他玩,到了高中課業壓力越來越大,假日也都要去學校讀書自習,所以漸漸的我越來越少去找他玩,一直到了現在進入官校,我們之間的聯絡也是越來越少,但是我知道,在我們兩個的心目中,一直都是最好的朋友,即使平常很少聯絡,但這並不會影響我們之間的友情。因為他的關係,其實後來影響了我很多,例如我的耐心、細心等方面,都有大大的進步,也因為他的關係,我在國中的時候,獨自一個人上了和國小大部分同學都不一樣的學校,其他同國小的都在別班,只有我自己一個人一班,小時候較內向的我,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他的模式,這也是我國中三年不和別人說話的起因,在一開始的時候,其實很無助,因為不用言語溝通,又要正常地過生活,其實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這也為我的國中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挑戰和刁難,同學總是會對特別不一樣的人有不一樣的看法,雖然談不上欺負,但一開始融入班上還是有難度的,但我一樣一步一步的解決這些問題,來度過國中的三年生活,這三年,是我人生中最不一樣的生活,也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三年。
通過了國小和他的相處,以及我自己國中的三年,從兩個角度去了解了,如果一個人喪失了講話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上是一件多麼不便的事情,這使我對那些天生就不能說話的人多了一絲敬佩。19 4 月, 2022 2:22 下午 #110571家凱 朱
參與者教授12班 朱家凱
在我小的時後,有一個不怎麼說話的小男孩,還記得那是在我國小的時後,當時剛升上國小三年級,國小是每2年就會換一個班級,所以剛升上三年級的大家一樣都是來到新的班級也是新的面孔,剛開始還以爲大家都是因爲陌生而且害羞,所以大家都沒有互相溝通和交流,就沒有注意到那位小男孩。
再來就是過了大概快ㄧ個月,大家也都開始熱絡了起來,唯獨那一個小男孩還是一樣坐在邊邊角角的呆著幾乎沒有與任何小朋友或者同學一起講話,包括下課也沒和大家一起去玩,這讓我非常的好奇,可是我自己也並沒有敢獨自去找他講話的勇氣,只知道他好像下課的時後或者有些課程都會去學校開的特殊班級上課,那時我才知道他好像有點特舒,並去跟同學還有老師詢問資源班是什麼,老師跟我的解釋是他們都是一群非常特別的小天使,天生跟大家不太一樣,但他們都非常善良,學習上可能去需要協助或更多的時間,他們也需要更多人的關心,雖然大家可能都覺得他們一些行爲都跟我們很不一樣而排擠他們,甚至不去靠近他們,但他們的內心還是很想跟我們一起玩和好好相處,所以千萬不要欺負他們,要多幫幫他們,多跟他們做朋友。
從老師和同學那裡瞭解了知後,有一次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臨時說要兩兩一組,可是沒有人跟他一組,我自告奮勇的說老師我跟他,在一組的當下,他跟我說謝謝你願意跟我一組害我當下不知做何回應,這是我第一次跟他交流,才知道他好像有一點疾病所以他很少跟別人接觸,偶爾他會突然說一些很奇怪的話,但我知道那不是他願意的,之後他時常跟我分享著一些他的經歷和遭遇,從小他是如何度過而且他每個月都會去醫院的經歷,讓我覺得在這個年齡能有這些經歷並且遭遇還能那麼樂觀的人,真是我遇到最奇特的人了。 -
作者文章
- 抱歉,回覆主題必需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