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九班:奇人奇事書寫

正在檢視 15 篇文章 - 1 至 15 (共計 21 篇)
  • 作者
    文章
  • #21215
    騏竹 何
    參與者

    寫:側想你身邊的奇人,以他的事蹟為主,寫一篇400字以上的短文,文末可挾以議論,揭明此位奇人對你的啟示。

    畫:搭配繪圖以表現奇人的行貌。(可附可不附)

    截止時間:4月30號以前發表在課程討論版。

    注意事項:可以書寫新聞報導中的奇人,但抓網者一律以零分計算。

    #21252
    旻江 蔡
    參與者

    我住在屏東的鄉下,從小都會到田裡玩耍,但很奇怪的是,常常會看到一位黑黑瘦瘦的中年男子,拖著身體和整車的鳳梨到處販售,但他的鳳梨都不是很好看,感覺像是次等品,所以根本沒有人找他購買,而且大家也是在他身上投以異樣的眼光。雖說如此,最令我敬佩的是他那堅強的意志,有一次在屏東的市區,我竟然看見那瘦弱的身軀,依然拖著他那台拼裝車緩慢地前進,竟然從鄉下跑到市區來,車上的鳳梨滿載,依然無人問津。於是我向前詢問前面的路人,是否有看過這個賣鳳梨的,他竟然說有,而且聽說他的鳳梨還很多人買,只是不知道是賣給誰而已。這就奇怪了,一個看起來不怎麼樣的鳳梨竟然會有人買,而且還是熱銷?這個現象驅使我的好奇心,於是我撇掉之後所有行程,決定上前一探究竟。隨著他緩慢的腳步,來到了一個小巷,突然間,一位阿姨從房子裡走了出來,跟他交談幾句後,便把一張千鈔塞到他口袋,並叫屋裡的人出來拿鳳梨──一群婆婆媽媽。經過了解後才知道這是專門做糖漬鳳梨來義賣的愛心機構,而糖漬鳳梨需選用酸一點的鳳梨,而這位善心的中年男子大老遠把鳳梨拖到市區並賤價賣出,為的就是幫助更需要幫助的人,此等大愛情操,值得大家效仿。

    • 該回覆由 旻江 蔡 於 5 years, 7 months 前 修改。
    #21263
    林毅嘉林毅嘉
    參與者

    90108林毅嘉 一位阿婆的故事
    每當我放學時,天色總是已見黑暗,由於我有上課輔班的關係,所以我總是很晚才回家,回家的過程中總會經過一條大馬路,大馬路旁經常都會有個阿婆在一旁賣果汁及蔬菜,但是我從沒見過任何人向她購買過她所販賣的商品,有次我仔細一看她所賣的蔬菜,蔬菜的表層破爛不堪,一看也都知道一定是從菜市場撿別人不要的蔬菜,媽媽也跟我解釋她所販售的果汁也都是爛掉的水果所榨成的!沒有人買這倒是還好,但是那位阿婆會主動向停在路旁等紅綠燈的人們做推銷,每個人絲毫都不願看她一眼甚至還不斷的拒絕,我一直在想那阿婆最後到底會有什麼反應。
    有次看到她向一臺汽車內的人做推銷,那個人當然沒有回應,或許阿婆急了,我看見她居然把她的果汁往那位客人車上潑,旁邊的路人看到了,每個人幾乎都落荒而逃,只見她一個人在一旁咆哮,一旁撿拾她所剩的東西,似乎在準備下一波的攻勢,場面一面混亂甚至有人打電話叫警察來了,但是那位阿婆仍然依然自我,表情一副自己沒做錯的樣子!後來警察似乎把那位阿婆帶去警察局,混亂的場面才終於有了歇息。
    過了幾個禮拜,原本以為阿婆應該會學會上次的教訓了,但是她依然會向客人強迫推銷,雖然別人不買她依然會碎碎念,至少她並不會在向路人潑灑她那些可怕的果汁以及那些蔬菜,但是她還是每天下午很準時會出沒在那個十字路口等待,有時候自己真的不知道她到底在堅持什麼,明知不會有人向她購買任何商品,為何依然故我的一直駐守在那邊。甚至有人傳說她很有錢,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就喜歡撿破爛在一旁販售,也有人說她家境很淒慘,家裡欠很多錢……
    不管謠言是真是假,我只知道一件事,那位阿婆真是個奇怪的人,就如同竹林七賢一樣般的放盪不羈,不管他人眼光的看待,只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事,但是我還是希望她不要在危害那邊的乘客以及治安了!

    #21264
    小柏 廖
    參與者

    當我們生病時,父母會抱著年紀還小的我們去看醫生。但,父母生病時,我們也會抱著行動不便的父母去看醫生嗎?
    台南有位叫做「丁祖伋」的人,他為了生病的八十五歲老母親,放棄了自己升官的機會,回到家鄉工作,就為了照顧母親。除此之外,最感人的是他是「抱著」老母親去醫院看病的。「花布包母」的他,因母親摔斷了腿加上中風,於是用如此的方式帶著老母親上醫院,一路小心翼翼的呵護著在懷裡的她,生怕更多的疾病纏上了母親。以往都是母親用花布包住我們,擁我們在充滿愛的懷裡,所謂
    看完了這位孝子的故事,我想他大概也能算是現代的奇人吧。在現代,真的還有人會像他這樣放棄自己升官的機會回來家鄉照顧生病的母親嗎?真的還會有人像他這樣抱著母親上醫院嗎?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未知的,但從他孝順的行為中,我們能得知他對媽媽的愛及孝順都是令人動容且非常值得人學習的。
    丁祖伋在訪談中也說道:「小時候媽媽背你,長大了,你會背媽媽嗎?」我想,這是值得所有人去探討的問題。

    #21265
    脩宇 辛
    參與者

    小時候,家裡窮,住在比較鄉下的地方,那個地方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位婆婆常常在當地唯一一個有紅綠燈的路口坐在那邊,時常口中喃喃有詞,我們也不知道她在說什麼?有一次有一位住在隔壁的榮民伯伯因為高齡而安詳的辭世了,在那位伯伯辭世的當晚,我們一群小孩子聽到了那位婆婆的聲音,告訴那位伯伯時候不早了,該離開了!那時的我因為年紀小不知道他們談話的內容,而隔天早上爸爸跟我說隔壁的伯伯離開人世的消息後,我感到很納悶,反到跟爸爸說我昨天晚上聽到一個婆婆的聲音跟伯伯說什麼時候不早了該上路了之類的話,爸爸聽完覺得不可思議,就要我帶他去見見那位路口的婆婆,一如往常的路口,但就是尋不到婆婆的蹤跡,後面有廟裡的師公跟我的家人說我看到的不是人是另外一個世界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淡化我也漸漸忘記這件事情,直到最近的一次在路口等紅綠燈時,我又再度看到那位婆婆坐在路邊,繼續喃喃自語著。

    #21266
    正良 王正良 王
    參與者

    在我的國中生涯裡,有一個不可或缺的人,她是我的鬧鐘,我專屬的鬧鐘。
    想起剛讀國中時,每天早上都會賴床,明明有設鬧鐘,百分之百會把它關掉,阿嬤怎麼叫都叫不醒我,所以我常常遲到,可以說是學校裡的風雲人物。有一天早上,在睡夢中隱約聽到有人在呼喚我,但那不是我阿嬤的聲音,我馬上就驚醒過來,抬頭看看窗戶,原來是在我家附近賣菜的阿婆,她叫阿花嬸,每天早上都會推著拖車,上面放滿她種的菜,大聲喊道:「有人要買菜嗎~?」(臺語),但我從來沒有因為這個聲音醒來。那天她突然到窗戶來叫我,原來是因為我阿嬤跟她抱怨我都叫不起來,所以她來試試看,沒想到我真的起床了,就因為這樣,每天她都會來叫我,用她那喊到快沙啞的嗓音,叫到我醒來為止,連教官都覺得很神奇,問我是不是吃錯藥了,直到我再一次遲到的那天,早上起床的時候已經超過早自習時間了,當我還在納悶為什麼沒有人叫我的時候,阿嬤進來跟我說:「從今天開始,你要自己起床了。」原來,我的鬧鐘壞掉了…。放學後,我直接跑去阿花嬸的家裡找她,她的小孩們都回來看她,她看到我後,直接問我:「今天是不是遲到啦?」我當下直接哭出來,哭的很慘,但她跟我說她明天就會好起來,所以我隔天早上鬧鐘一響就起來了,等著那個熟悉的聲音再次呼喚我,可是我沒等到,她還是跟我說明天就會好,就這樣日復一日,我不再遲到,阿花嬸要走之前對我說:「她成功了。」她讓我知道,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改變的,只要有心去做,一定會成功。

    #21267
    致寅 童
    參與者

    我從小在標準的鄉下長大,所以平常沒事就到田裡玩耍,過著無憂無慮的簡單生活,或許是因為生活上沒有壓力,不太需要去擔心生活上所需,所以家裡有一位從小就不愛讀書的姑姑,到現在一個字都看不懂連數字也是,可能真的太鄉下阿公阿嬤讓小孩去田裡幫忙,並不在乎有沒有去學校才導致姑姑甚麼都看不懂,所以姑姑沒事都不會走出門,因為沒有經濟來源所以不太可能有辦法買東西,都是靠家人扶養幫忙。
    我從小到大時時都警惕自己不要讓自己陷入這種狀況,真的很慘!我真的沒辦法想像看不懂字的世界,人生都變得無趣,所以我從小學開始都要求自已在怎麼愛玩都要讀一點書,不然會跟這個世界脫節,我還有很多事情想做也等著我去實現,我姑姑這樣也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雖然沒甚麼煩惱跟壓力,但我覺得人生就是要有喜怒哀樂才有趣,因為快樂是比較出來的!

    #21271
    許祐銓
    參與者

    老師好 我是教授9班許世樺 使用許祐銓做書寫。

    小時候部分時間是在鄉下長大的。辛苦的阿嬤,除了要照顧我,還要包含照顧我哥哥其他四個孫,
    那時候還小,不曉得阿嬤的辛苦。長大後,才知道其實阿嬤除了要照顧我們還要照顧她心愛的菜園,
    所以母親決定請一個外勞阿姨來照顧我和我哥,分擔阿嬤的辛苦。於是我離開阿嬤家回去了臺北,
    母親本來還擔心,這個阿姨會不會表裡不一,於是裝了個攝影機。持續觀察了一年,發現阿姨其實並非所想的那樣。
    長大後聽我的母親形容,阿姨就像我的親媽媽一樣,甚至比她還照顧的無微不至,那時母親邊講臉還帶著小微笑呢!
    似乎是給母親印象很好。很可惜,在我記憶力還不好的時候,阿姨就回去菲律賓了,
    母親說我那時還在機場外的車子裡哭著不捨阿姨回去。希望有朝一日,我還能感謝我這個第二個媽媽。
    謝謝阿姨。

    #21272
    韋亘 盧
    參與者

    還記得童年時,家附近總是傳來此起彼落的叫賣聲,這是位在台北新店的木新市場每天的常態。但對我來說,最熟悉的不是這個市場,而是在市場旁邊一攤小小的豬血糕店。據說在爺爺還小的時候,那個賣豬血糕的阿嬤就在那邊擺攤了。我在去上課前,總會順道經過,買個兩隻豬血糕再去學校。賣豬血糕的阿嬤總是會露出和藹的笑容,有好幾次錢帶不夠,阿嬤還會少算我們。阿嬤的溫柔和藹,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裡。
    長大後回到台北,木新市場此起彼落的叫賣聲仍不間斷,但我一直沒看到那個阿嬤在出現,昔日的寒暄問暖向過往雲煙,四方飄散,再也無從拾起。到我現在仍舊感謝她,為我童年帶來一份美好的回憶。飄香半世紀的豬血糕,帶來的不只是豬血糕的美味,更是一種回憶,超越了言語和時間。那個阿嬤的背影和笑容,我一輩都不會忘記。

    #21273
    羽筌 陳
    參與者

    我要介紹的奇人不是什麼有名的人物,但他對我來說很重要,他就是我爸,他在鹿港派出所任職,他並不像電視裡龜有公園前派出所那個兩津一樣,一直搞烏龍,惹得所長生氣,他是一位奉公守法的好警察。
    從小因為家庭因素,生活環境不是很好,所以很常受人欺負,因此從小就立志要做一個能為社會付出的人,能幫助到許多人,後來長大後就投入警察這項工作,在任職這段時間裡,很努力的為這個社會付出,有件事情我還蠻深刻,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一個阿嬤,她辛苦推著一台裝滿回收的推車,走起路來搖搖晃晃,他二話不說的停下車,幫她推去資收場,並且在聊天過程中發現她因為兒子不孝的關係,被騙走了好幾百萬,現在只能靠回收過生活,當時他送阿嬤回家後,回家準備一些生活用品,還有一些糧食,送到那位阿嬤家,希望能多少讓她的生活過好一點,並且請社會局的人關心她,每過一段時間還會去探望阿嬤,正常對警察來說應該是請社會局的人來幫助阿嬤,就沒他的事情了,但是他把這些當成自己的責任,很令人敬佩。
    每逢過年過節,鹿港許多路段都會塞車,有時候都塞了2.3個小時都不見好轉,這時候他二話不說的主動到最塞車的路段,幫忙協助交通,很神奇的是經過他的運籌帷幄之中,在半小時內都能讓該路段暢行無阻,這種神奇的事情被高層警官發現後,只要是重大節慶都會請他擔任疏導交通的負責人。
    可惜的是,如今他已經退休了,再也看不到他在他的工作職場上,奮力工作的那道身影。

    #21274
    羽筌 陳
    參與者

    我要介紹的奇人不是什麼有名的人物,但他對我來說很重要,他就是我爸,他在鹿港派出所任職,他並不像電視裡龜有公園前派出所那個兩津一樣,一直搞烏龍,惹得所長生氣,他是一位奉公守法的好警察。
    從小因為家庭因素,生活環境不是很好,所以很常受人欺負,因此從小就立志要做一個能為社會付出的人,能幫助到許多人,後來長大後就投入警察這項工作,在任職這段時間裡,很努力的為這個社會付出,有件事情我還蠻深刻,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一個阿嬤,她辛苦推著一台裝滿回收的推車,走起路來搖搖晃晃,他二話不說的停下車,幫她推去資收場,並且在聊天過程中發現她因為兒子不孝的關係,被騙走了好幾百萬,現在只能靠回收過生活,當時他送阿嬤回家後,回家準備一些生活用品,還有一些糧食,送到那位阿嬤家,希望能多少讓她的生活過好一點,並且請社會局的人關心她,每過一段時間還會去探望阿嬤,正常對警察來說應該是請社會局的人來幫助阿嬤,就沒他的事情了,但是他把這些當成自己的責任,很令人敬佩。
    每逢過年過節,鹿港許多路段都會塞車,有時候都塞了2.3個小時都不見好轉,這時候他二話不說的主動到最塞車的路段,幫忙協助交通,很神奇的是經過他的運籌帷幄之中,在半小時內都能讓該路段暢行無阻,這種神奇的事情被高層警官發現後,只要是重大節慶都會請他擔任疏導交通的負責人。
    可惜的是,如今他已經退休了,再也看不到他在他的工作職場上,奮力工作的那道身影。

    #21278
    姜盈宣
    參與者

    一年又一年,與成千上萬個人擦肩而過,但是能在生命中駐足的人真的很少,因此,遇見彼此是緣分,而能認識對方,成為對方人生中的一小部分,大概是命運的安排吧!
    一個離鄉背井的人,身上要揹上多少的離愁和思念之情?
    因為父母工作的關係,因此打從一個月大,便住在保母家。不如新聞上所播報的,保母帶我如親女兒一般,偶爾甚至會招來忌妒。保母是泰國人,但是若沒有人說,一定不會有人知道,因為他講話不僅沒有口音,還會在飯後打開八點檔來看,而在菜市場殺價的技術更是一流。小時候,不懂事,有一天,在睡午覺前,問保母說:「阿婆,你都不會想要回去泰國嗎?我假日的時候都很想趕快見到爸爸媽媽,那你想回去嗎?」還記得,保母過了半晌才緩緩地說:「想阿,但是如果我去泰國,那你要怎麼辦呢?」當時的我聽到這個答案,覺得很開心,但如今回想起來,才知道這句話裡,藏著很多很多的情緒,不是當時我能理解的,是現在的我沒辦法體會的。
    保母將生活的重心都放在家庭上,來抵擋內心的離愁,讓自己努力地融入一個不熟悉的環境,或許吧!是迫於沒有選擇,但是選擇了堅強的面對現實。每當看到保母的背影,總是像是看到一個巨人一般,並且長存在我的心中。

    #21294
    乃維 施乃維 施
    參與者

    許久不動的身影。烙印在我最深層的記憶中,每當我一想起,便覺得幾分無奈。
    在當我還是小孩時,那一個夜市就已經存在了。然而,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我已經記不的了,那個人總是穿著一身佛沙裝坐在那裡,不偏不倚的就是在整個夜市的正門口。當時的我一直都不明白,他是什麼人?為什麼在那裡?他靠什麼維生?直到有一次我經過那裡看見他離開了位子,走向了旁邊的一條小徑,在那裡有一間矮小老舊的佛寺,而他就是那間佛寺唯一的住持。後來,我才知道在這夜市建立以前住在這的人們都會去到那間佛寺請求祝福,但隨著時代的改變,人們都已經忘記了,只留下那老舊的佛寺和堅持繼續為在這裡的人們祝福的住持。

    #21302
    騏竹 何
    參與者

    分數計算完畢

    #21303
    騏竹 何
    參與者

    作業計算完畢

正在檢視 15 篇文章 - 1 至 15 (共計 21 篇)
  • 抱歉,回覆主題必需先登入。

2016 © 何騏竹研究與教學網站

聯絡我

歡迎透過這裡的線上表單來信交流!

Sending

Log in with your credentials

Forgot your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