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加分題:養生主
- This topic has 34 則回覆, 33 個參與人, and was last updated 4 years, 8 months ago by 恩 董.
-
作者文章
-
20 11 月, 2019 11:16 下午 #22278騏竹 何參與者
找尋隱藏在列子、莊子、韓非子等等先秦諸子典籍中的寓言故事。
必須寫出出處、原文與寓意。25 11 月, 2019 1:17 下午 #22286黃崇凱參與者買櫝還珠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原文:楚王謂田鳩曰:「墨子者,顯學也。其身體則可,其言多不辯,何也?」曰:「……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今世之談也,皆道辯說文辭之言,人主覽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說,傳先王之道,論聖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辯其辭,則恐人懷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與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類,故其言多不辯。」
寓意:買了珠寶,只是為了裝珠寶的盒子,而把珠寶還給賣家,比喻捨本逐末,取捨失當。
26 11 月, 2019 10:40 下午 #22290彥均 陳參與者鄭人買履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原文: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寓意:鄭:春秋時代一個小國的名稱,在現今河南省的新鄭縣。履:鞋子。這則成語從一個鄭國人因過於相信「尺度」,造成買不到鞋子的寓言故事引發而來。用來諷刺拘守成規,只相信教條而不注重客觀事實的人。
30 11 月, 2019 5:52 下午 #22292KaiYing Lo參與者棘刺雕猴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原文:宋人有請為燕王以棘刺之端為母猴者,必三月齋然後能觀之,燕王因以三乘養之。右御、治工言王曰:「臣聞人主無十日不燕之齋。今知王不能久齋以觀無用之器也,故以三月為期。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今臣治人也,無以為之削,此不然物也,王必察之。」王因囚而問之,果妄,乃殺之。治人謂王曰:「計無度量,言談之士多棘刺之說也。」
寓意:喻欺詐、誕妄等虛偽之勾當,或喻極難成就之事業。
3 12 月, 2019 11:32 上午 #22302昊翔 劉參與者殺彘教子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原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爲女殺彘。」妻子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寓意:原是指曾子殺豬而教導兒子要誠信的故事。用以說明父母對子女一定要言而有信,才能建立父母的信用,後比喻為人父母,一定要言出必行。
4 12 月, 2019 11:11 下午 #22310大千 張參與者必須寫出出處、原文與寓意。
出處
《韓非子·五蠹》
原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寓意
比喻人心存僥倖,不勞而獲;或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4 12 月, 2019 11:11 下午 #22311大千 張參與者必須寫出出處、原文與寓意。
出處
《韓非子·五蠹》
原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寓意
比喻人心存僥倖,不勞而獲;或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5 12 月, 2019 10:22 下午 #22315育宸 楊參與者井底之蛙
出處:莊子《莊子·秋水》
原文:井之蛙……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之崖;赴水則接腋持頤,蹶泥則沒足滅跗;還蝦、蟹與科鬥,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井之樂,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時來入觀乎!」東海之鱉左腳未入,而右膝已縶矣。於是逡巡而卻,告之海曰:「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於是井之蛙聞之,適適然驚,規規然自失也。
翻譯:住在淺井中的一隻青蛙對來自東海的巨鱉誇耀說:「我生活在這裡真快樂呀!高興時,就跳到井外面,攀援到欄幹上,盡情地蹦跳玩耍。玩累了,就回到井中,躲在井壁的窟窿裡,舒舒服服地休息休息。跳進水裡時,井水僅僅浸沒我的兩腋,輕輕地托住下巴;稀泥剛剛沒過雙腳,軟軟的很舒適。看看周圍的那些小蝦呀、螃蟹呀、蝌蚪呀,誰也沒有我快樂。而且我獨佔一井水,盡情地享受其中的樂趣,這樣的生活真是美極了。您為什麼不進來看一看吧!」
巨鱉接受了井蛙的邀請,準備到井裡去看看,但它的左腳還沒有跨進去,右腿已被井的欄干絆住了,只好慢慢地退回去,站在井旁邊給青蛙講述海的奇觀:「海有多大呢?即使用千里之遙的距離來形容也表達不了它的壯闊,用千丈之高的大山來比喻,也比不上它的深度。夏禹的時候,十年有九年下大雨,大水氾濫成災,海面不見絲毫增高;商湯的時候,八年有七年天大旱,土地都裂了縫,海岸也絲毫不見降低。不因時間的長短而改變,也不因雨量的多少而增減,生活在東海,那才真正是快樂呢!」
井蛙聽了,吃驚得好半天也沒有說出話來。它這才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是多麼渺小。寓意:人如果長期把自己束縛在一個狹小的天地裡,就會變得目光短淺,自滿自足。
11 12 月, 2019 10:59 上午 #22331啟榮 藍參與者屠龍之技
出處:《莊子·列禦寇》原文:姓朱者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寓意:學習必須從實際出發,講求實效。如果脫離了實際,再大的本領也沒有用。
- 該回覆由 啟榮 藍 於 4 years, 9 months ago 修改。
14 12 月, 2019 12:46 下午 #22340佳燾 葉參與者隨珠彈雀
出處:《莊子·讓王》
原文:今且有人於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
寓意:比喻做事不知道衡量輕重,因而得到的也補償不了失去的,也常用來比喻大材小用。做什麼事情,都得講究得失輕重。
92-7 葉佳燾
- 該回覆由 佳燾 葉 於 4 years, 9 months ago 修改。
14 12 月, 2019 8:56 下午 #22353匿名處於非活動狀態沉魚落雁
出處:《莊子.齊物論》。
原文:齧缺問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惡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惡乎知之!」「然則物无知邪?」曰:「吾惡乎知之!」雖然,嘗試言之。
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邪?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嘗試問乎女:民溼寢則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處則惴慄恂懼,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1>以為雌,麋2>與鹿交,鰌3>與魚游。
毛嬙、麗姬4>,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5>。
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6>哉?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寓意: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出眾。
92-6 楊琮慶14 12 月, 2019 10:31 下午 #22358志諭 林參與者越俎代庖
出處:《莊子‧逍遙遊》
原文:堯讓天下于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屍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寓意:比喻踰越自己的職權範圍去處理別人管轄的事。
92-7 林志諭
- 該回覆由 志諭 林 於 4 years, 9 months ago 修改。
15 12 月, 2019 2:56 上午 #22368凱翔 張參與者隨珠彈雀
原文:「今且有人於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
出處:《莊子·讓王》
隨侯之珠是非常珍貴的寶珠。有一個喜打鳥的人,卻用隨珠作彈丸,去射飛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隻麻雀。人們看了,都嘲笑他。
寓意:做什麼事,都得講究得失輕重。為了沒什麼價值的東西而丟掉十分寶貴的東西,這是一種十分愚蠢的行為。這個寓言告訴我們,做什麼事情一定要考慮成本,一定要考慮代價。
92-6張凱翔15 12 月, 2019 11:02 上午 #22390王晟宇參與者庖丁解牛
出處:莊子<南華經>
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硎,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寓意:來比喻經過實踐後掌握到客觀規律,運用自如
處:莊子<南華經>
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硎,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寓意:來比喻經過實踐後掌握到客觀規律,運用自如
92-3 王晟宇15 12 月, 2019 11:40 下午 #22462家誠 張參與者邯鄲學步
出處:《莊子·秋水》原文:「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趙國都城邯鄲的人,擅長行走,不僅步子輕快,而且姿態也非常優美。燕國壽陵有個少年,千里迢迢來到邯鄲,打算學習邯鄲人走路的姿式。結果,他不但沒有學到趙國人走路的樣子,而且把自己原來走路的步子也忘記了,最後只好爬著回去。
寓意:全盤否定自己的傳統,生搬硬套別人的經驗。不僅學不到別人的優點,反而會丟掉自己的長處。
17 12 月, 2019 3:22 下午 #22551哲志 鄭參與者屠龍之技
譯文:姓朱者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莊子《莊子·列禦寇》
寓意:學習必須從實際出發,講求實效。如果脫離了實際,再大的本領也沒有用。
17 12 月, 2019 3:47 下午 #22557鈺鈞 陳參與者呆若木雞
出處:《莊子.達生》
原文:《莊子.達生》紀渻子為王養鬥雞。
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嚮景。」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1>矣,雞雖有鳴者,已无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
寓意:受驚嚇,而表情呆滯,如木頭做的雞,動也不動。17 12 月, 2019 4:41 下午 #22558紹名 王參與者老漢黏禪
出處:莊子《莊子·達生》仲尼適楚,出於林中,見佝僂者承蜩,猶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橛株拘;吾執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啁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孔子
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佝僂丈人之謂乎!」寓意:一個人如果能夠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擾,集中精力,勤學苦練,就可以掌握一門過硬的本領。
20 12 月, 2019 11:19 上午 #22599朝澤 鄧參與者愚公移山
出處: 《列子·湯問》原文: 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不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翻譯: 北山愚公長嘆一聲,回答說:“你太頑固了,頑固得一竅不通,你簡直還不如那個寡婦和不懂事的小孩。即便我死了,還有我的兒子在呀!兒子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孫子的兒子又有兒子,他的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沒有窮盡;但是山不會再增加了,還怕挖不平它嗎?”
寓意: 比喻十分堅強的毅力和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
20 12 月, 2019 11:48 上午 #22603于豪 方參與者岔道亡羊
出處:《列子·說符》
【原文】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岔道。」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岔道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翻譯】楊朱的鄰人丟掉了一隻羊,他率領全家老小,又請楊朱派童僕協助一齊追尋。楊朱說:「哈!丟掉一隻羊,為什麼要這麼多人去追呢?」鄰人答覆:「岔道太多了。」追的人回來後,楊子問:「羊找到了嗎?」鄰人答覆:「跑掉啦!」楊子問:「怎麼會跑掉呢?」答覆:「岔道上又有岔道,我不知道該往哪條路去找,所以只好回來了。」
【寓意】比方事理複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
22 12 月, 2019 1:18 下午 #22607紫芸 王參與者愚公移山
出處《列子·湯問》(節選)
【原文】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不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大意】北山愚公長嘆一聲,回答說:“你太頑固了,頑固得一竅不通,你簡直還不如那個寡婦和不懂事的小孩。即便我死了,還有我的兒子在呀!兒子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孫子的兒子又有兒子,他的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沒有窮盡;但是山不會再增加了,還怕挖不平它嗎?”【寓意】比喻十分堅強的毅力和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精神。
22 12 月, 2019 3:23 下午 #22611涵予 鄭參與者屠龍之技
出處:《莊子·列禦寇》
原文:「姓朱者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有一個姓朱的人,一心要學會一種別人都沒有的技術,於是,就到支離益那裡去學習宰殺龍的本領。他花盡了家裡資產,用了整整三年時間,終於把宰殺龍的技術學到手了。姓朱的得意洋洋地回到家裡。可是,世間哪有龍可殺呢?結果,他學的技術一點也用不上。
寓意:學習必須從實際出發,講求實效。如果脫離了實際,再大的本領也沒有用。22 12 月, 2019 10:43 下午 #22617柏昇 劉參與者千里之堤,毀於蟻穴。——《韓非子·喻老》
原文:有形之類,大必起於小;行久之物,族必起於少。故曰:”天下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欲制物者於其細也。故曰:”圖難於其易也,為大於其細也。”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步之室,以突隙之煙焚。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塗其隙,是以白圭無水難,丈人無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難,敬細以遠大者也。
寓意:比喻對小處的疏失不慎而導致大災禍
22 12 月, 2019 10:55 下午 #22619珮心 羅參與者扶搖直上
出處:語本《莊子.逍遙遊》原文:語本《莊子.逍遙遊》:「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寓意:形容事業發展順利或仕途得意
92-6羅珮心
23 12 月, 2019 1:04 下午 #22624祐妤 汪參與者鵬程萬里
出處:《莊子‧逍遙遊》
原文:「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寓意:相傳鵬鳥能飛萬里路程。比喻前程遠大。
23 12 月, 2019 1:10 下午 #22625靖婷 黃參與者隨珠彈雀
隨侯之珠是非常珍貴的寶珠。
有一個喜打鳥的人,卻用隨珠作彈丸,去射飛翔在千丈高空中的一隻麻雀。人們看了,都嘲笑他。
這是什麼道理呢?這是因為付出的代價太昂貴,而得到的東西太輕微。寓意:
做什麼事,都得講究得失輕重。為了沒什麼價值的東西而丟掉十分寶貴的東西,這是一種十分愚蠢的行為。原文:
今且有人於此,以隨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則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輕也。出處:
莊子《莊子·讓王》29 12 月, 2019 12:24 上午 #22639佳良 謝參與者郢書燕說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原文:
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而誤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國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悅,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今世學者,多似此類。解釋:
有個住在楚國郢都的人,寫信給他在燕國做宰相的朋友。寫著、寫著,夜色漸黑,因蠟燭放低了,光線昏暗,他便吩咐僕人:「舉燭!」嘴裏這麼說著,無意中在信中也寫上了「舉燭」兩字。
燕相閱信後,對這突兀的「舉燭」兩字百思不解。他苦心揣摩半天,忽然高興地說:「啊呀,老朋友寫信也過於含蓄了,所謂舉燭,就是為了看得明亮;要看得明亮,就一定要重用賢明的人才。」
燕相把這個意思告訴了國君,國加也點頭稱是。以後燕國就十分注重選拔重用人才,國家因此大治。
治則治矣,但郢人信中「舉燭」兩字絕非這個意思。現在學者們穿鑿附會,也很像「郢書燕說」一般。
【今解】
人們把那些穿鑿附會、曲解原意的做法,叫做「郢書燕說」。有很多人在解釋經典著作、文藝作品和歷史事實的時候,往往從政治利益和個人需要出發,或者斷章取義,歪曲事實;或者抓住一點,不及其餘;或者把今人的帽子戴到古人頭上,為某種政治目的服務。燕相曲解郢書,居然獲得了國家大治的好結果,這只是很特別的例外,在現實中,「郢書燕說」的危害性倒是很大的。29 12 月, 2019 11:23 上午 #22643碩蓁 何參與者吹毛求疵
出自《韓非子.大體》
典故:古之全大體者:望天地,觀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時所行,雲布風動;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亂於法術,託是非於賞罰,屬輕重於權衡;不逆天理,不傷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不引繩之外,不推繩之內;不急法之外,不緩法之內;守成理,因自然;禍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愛惡,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純樸不散;心無結怨,口無煩言。故車馬不疲弊於遠路,旌旗不亂於大澤,萬民不失命於寇戎,雄駿不創壽於旗幢;豪傑不著名於圖書,不錄功於盤盂,記年之牒空虛。故曰:利莫長於簡,福莫久於安。
寓意:指出識大體的人,不會讓自己的一點小聰明迷惑己心,也不會以一己的私利追求而操心勞神。後比喻刻意挑剔過失或缺點。
92-13 何碩蓁29 12 月, 2019 2:18 下午 #22648騏竹 何參與者ok
1 1 月, 2020 9:42 上午 #22661雨澍 吳參與者望洋興嘆
出處:莊子《莊子·秋水》
原文: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岸矣清渚崖之間,不辨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譯文:
秋天來到,天降大雨,無數細小的水流,匯入黃河。只見波濤洶湧,河水暴漲,淹沒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邊的窪地,河面陡然變寬,隔水遠望,連河對岸牛馬之類的大牲畜也分辨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麼壯觀啊,河伯以為天下的水都匯集到他這裡來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隨著流水向東走去,一邊走一邊觀賞水景。
他來到北海,向東一望,不由大吃一驚,但見水天相連,不知道哪裡是水的盡頭。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陣子,才轉過臉來對著大海感慨地說:「俗話說:’道理懂得多一點的人,便以為自己比誰都強。’我就是這樣的人啦!」
寓意:
不見高山,不顯平地;不見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很渺小的。原文網址:https://71a.xyz/dxpoW8
1 1 月, 2020 3:04 下午 #22666銓銳 王參與者鵬程萬里
原文:
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搏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安鳥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莊子《莊子·逍遙遊》譯文:
遠古的時候,有一種鳥,名字叫作鵬。大鵬鳥的背像泰山那樣高,飛起來的時候,它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雲彩。有一次,大鵬鳥向南海飛去。它在南海海面上用翅膀擊水而行,扇一下就是三千里。它向高空飛去,捲起一股暴風,一下子就飛出九萬里。它飛出去一次,要過半年才飛回南海休息。當它飛向高空的時候,它的背靠著青天,而雲層卻在它的下邊。
生活在窪地里的小安鳥雀,看見大鵬鳥飛得這麼高,這麼遠,很不理解,就說:「他還想飛到哪裡去呢?我們往上飛,不過幾丈高就落下來了,我們在蓬蒿飛來飛去,也算是飛到邊了。大鵬鳥究竟想飛到什麼地方去呢?」
寓意:
一個目光短淺的人,是不能理解志向高遠者的追求的。3 1 月, 2020 1:16 下午 #22670馨雅 黃參與者魯侯養鳥
原文:「昔者,海鳥止於魯郊。魯侯御而觴之於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
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養鳥也,非以鳥養鳥也。」
從前,有隻海鳥落在魯國都城的郊外,魯侯以為這是只神鳥,令人把它捉住,自己把它迎接祖廟裡,畢恭畢敬地設宴迎接,使其它養養起來,每天都演奏古時的音樂《九韶》給它聽,安排牛羊豬三牲畜的“太牢”給牠吃。
魯侯的這種招待把海鳥搞得頭暈目眩,惶恐不安,一點兒肉也不敢吃,一杯水也不敢喝,過了三天就死了。
寓意:劈柴不照紋,累死劈柴人
3 1 月, 2020 1:28 下午 #22672致遠 劉參與者呆若木雞
出處:《莊子.達生》
原文:《莊子.達生》紀渻子為王養鬥雞。
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嚮景。」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1>矣,雞雖有鳴者,已无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
寓意:受驚嚇,而表情呆滯,如木頭做的雞,動也不動。3 1 月, 2020 1:30 下午 #22673覺仁 劉參與者買櫝還珠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其原文:楚王謂田鳩曰:「墨子者,顯學也。其身體則可,其言多不辯,何也?」曰:「……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今世之談也,皆道辯說文辭之言,人主覽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說,傳先王之道,論聖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辯其辭,則恐人懷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與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類,故其言多不辯。」
寓意:買了珠寶卻退回珠寶只拿珠寶盒,比喻捨本逐末或只注重外表。
3 1 月, 2020 2:56 下午 #22683恩 董參與者鄭人買履
出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原文:
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寓意:
鄭國有個人想去買雙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腳,然後把量好的尺碼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帶那尺碼。他已經拿到鞋子,卻說:「我忘記帶尺碼來了。」又轉回家去取。等到他趕回來,集市已散,他終於沒有買到鞋。
有人問他說:「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試一試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說:「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
作者文章
- 抱歉,回覆主題必需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