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學年度 陸軍軍官學校課程
讀完屈原生平與卜居,屈原有令你佩服、惋惜或不認同之處嗎?
我非常佩服屈原先生不同流合汙的想法以及處事態度,雖然屢遭身邊政敵排擠連自己的政策都不被皇帝使用,但他卻還是為這個國家付出。
教授12班94237蘇哲賢 我非常佩服屈原先生不同流合汙的想法以及處事態度,雖然屢遭身邊政敵排擠連自己的政策都不被皇帝使用,但他卻還是為這個國家付出。
94-1 94090盧俊羽 我非常佩服當時,楚王庸碌無能,親小人而遠賢臣,致使楚國一步步落後於強大的秦國,然而屈原始終對整個國家不離不棄,試圖改變祖國的命運,但是昏庸的君主貪婪的國臣讓他一次次失敗,而且還兩度被流放,我欣賞屈原對上抨擊醜惡與不公,對下愛國惜民的品格,默默地為了這個國家付出。
94-2 94095石哲學 我非常佩服屈原就算處在世道混濁、賢愚易位的還境仍然能堅守自己的理想,就是這種「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理念令我十分佩服。
94-12 94346 黃煦
對於屈原不論遇到什麼狀況,不論周遭變得如何,他都有如青蓮一般,出淤泥而不染,而他最讓我敬佩的是,他愛國、不怕艱苦、不畏強權、勇敢等精神,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94-2 94150 郭丙佑 我覺得屈原就像蓮花一樣,在周敦頤的愛蓮說中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意思是我愛蓮是因為蓮花從淤泥中生長出來身上卻沒有沾染一點淤泥,在良好的環境也不阿諛奉承,就跟屈原一樣在那個貪婪腐敗的年代中卻可以眾人皆醉我獨醒。
94111 廖尉廷 屈原所想出的治理方法雖然是好的,但是因為皇上聽進小人所言而遭其害,缺無法將此方法真正的用來治理國家,這是令人感到惋惜的地方。 令人佩服的地方是在於他的忠心,沒有因為皇上不重用他而棄之離去,投奔他國,這點確實令人佩服。
94-12 94250游翔凱 就這樣一躍而下成了傳說其實也不是不好 但過於愛國的他其實可以選擇另一個國家 沒有國家固然沒有他 但一個國家或許沒有他依舊是國家 既然改變不了國家高層 那就換一個國家重新來過或許會更好 成為傳說沒有不好但或許可以成為更厲害的人物
94402易筠樺 屈原因為不想要和世俗的人們一起同流合汙而是想當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肯定的事情,但是結束自己的生命又能改變甚麼呢,為什麼不要在為了自己遠大的理想在拚搏 次呢,我最不認同的是覺得自己不能改變現狀就自我了結佩服她可以為了堅持自己的理念付出一切代價
94-1 94172 劉洪睿 我覺得屈原就是太愛乾淨了,過於追求的結果逼得他會想要投江自盡,但不知是因為無力改變現狀的絕望讓他想自殺,還是因為想潔身自愛而自殺,兩種不同原因在心態上有很大的差別,第一種比較消極
教授12班 94101王博雋 屈原是楚國人,是位愛國詩人,但在某次因為小人所言而被陷害,讓皇上聽從小人的話,而遭革職、放逐到湘南,我非常佩服屈原那淤泥而不染的個性,沒有必要知道別人做了什麼壞事就跟著別人傻傻的一樣一起做,就算環境在怎麼差勁,自己還是可以保有自己原本的方式越來越好,而不是盲目的跟著大家一起陷入那污水之中,比較惋惜的是屈原因為那位聽小人說三道四的楚王,而跳進汨羅江自殺,這是相當可惜的,一位人才就因此結束了生命。
教授四班94209曾繼臺 屈原為一位愛國的人,處處為國家著想,但現實確是楚王聽信小人讒言被流放邊境,但屈原還是不放棄再一次回到宮廷中想要挽救這個垂垂老矣的國家,一次一次的不斷的上書楚王,迎來的卻是第二次流放,最後看這國都被破跳江自盡。屈原不斷想改革的熱情是十分難得可貴的,面對大半奸臣的朝廷確不退縮,被打倒了卻又再次站起,但最後卻是投江自盡,而不是再次反抗秦國暴政,覺得是非常可惜。
教授二班94355王嘉玉 就因當時的社會黑暗,在屈原心中的憤怒與不滿,心裡的不平衡無從宣洩,也是他的堅持,不願讓自己同流合污,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看清了,社會的黑暗面。
教授四班94291賴逸軒 屈原表現出他是真心愛著這個國家,時時握著國家著想,就算楚王聽信小人讒言,讓他被流放權力外圍,但她的心中還是為了這個國家,不斷地向君王進言,但是忠言時常逆耳,君王聽到的都是他想聽到的,除非君王身邊都是忠臣,這個國家才做得出改革,所以屈原最後選擇了以死明志,來提醒君王,他才是那最忠實的忠臣。
2016 © 何騏竹研究與教學網站
歡迎透過這裡的線上表單來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