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分題(4):散曲選

正在檢視 20 篇文章 - 1 至 20 (共計 20 篇)
  • 作者
    文章
  • #131877
    騏竹 何
    參與者

    同樣登高四顧,撫今追昔,宋人蘇軾在隱君子、齊桓公、韓信的遺跡中,領悟了既然人間禍福無常,就不須計較一時之利害得失,唯有超然始得常樂。蘇軾將人生的順與逆,盡消融在歷史洪流中,全然放下了,超然利害算計的束縛,就能獲得當下的解脫快樂。
    元人張養浩在周秦漢唐的遺跡中,見證了歷史的無情與必然。他在灰飛湮滅中悲壯道盡人事無常,痛惜生命最終都做了土。可是,卻沒有回答,無情天中的人們,該如何度過有情的人生。

    1.兩人面對無常感的生命感發皆不同,說一說你的觀察?
    2.你面對生命的無常感,如何安排自己有情有限的人生呢?

    #132110
    亮穎 江
    參與者

    95-1 95282 江亮穎
    1.
    蘇軾在登高四顧中,深刻領悟到人間禍福無常,因此他決定不再計較一時之利害得失,而是超然於世,追求常樂。他將人生的順與逆消融在歷史洪流中,放下了束縛,追求當下的解脫快樂。這種觀察展現出蘇軾超脫塵俗的心態,他以超然的態度對待人生,不受利害算計的困擾,尋求平靜和快樂。相反地,張養浩在周秦漢唐的遺跡中見證了歷史的無情與必然。他感受到人事無常的悲壯,並痛惜生命最終都歸於塵土。張養浩的觀察強調了歷史的無情和人生的短暫性。他的感受和反思似乎更加悲觀和傷感,對於人生的無常感有一種無力和無奈的感覺。

    2.
    在有情有限的人生中面對生命的無常感,我會讓自己隨心所欲,順著自己內心的想法走下去,並不會因為外在的壓力而改變自己的想法,當我不再抗拒內心的聲音,而是以它為指引行動時,我會感到和諧和平衡。這種內在的平靜讓我能夠應對壓力和挑戰,並在困難的時刻找到力量和勇氣。

    #132121
    徐 詳詳
    參與者

    看到了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自古人生在世,誰沒有一死呢?就僅留這顆赤誠之心光照青史吧。

    在未來還未虛度的人生中,把握未消逝的光陰,陪伴家人,留下點滴的珍貴回憶。

    #132122
    王齊陞
    參與者

    95-1 95096王齊陞
    珍惜每一天,並意識到生命的寶貴,感激當下的美好,與親人和朋友共度時光,用心建立深厚的人際關係。我將把愛和關懷傳遞給身邊的人,讓他們知道他們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投入時間和精力到我熱愛的事物中,追求個人的成長和進步,尋找屬於自己的事業和事物,這樣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個人的價值和夢想,保持好奇心,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嘗試新的經歷和冒險,通過學習和經歷,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努力平衡自己的生活,兼顧身體健康、精神狀態和心靈的平衡,自我成長,給自己一些寬容和喘息的空間,在有情有限的人生中,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意義和價值,通過這樣的生活方式,留下美好的回憶,並對身邊的人和世界有所貢獻。

    #132130
    智爲 許
    參與者

    95-11 95112 許智爲
    1.因兩人所屬的環境不同自然也有不同的看法,一位生活於閒適的世道中,並無戰亂,而另一位寫到灰飛湮滅的場景,可以看出兩人的心情及壓力明顯不同,故內容中抒發的情緒也呈現不同曲風。
    2.訂出一段時間內的目標,還有各個年紀的階段性目標,並且一一的去完成,還要抱有夢想,人因夢想而偉大,有了夢想,才可以用目標支持自己,讓自己持續成長,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達到自己做大的成就,並且好好陪伴家人,因為家總是最關心自己的地方。

    #132141
    智仁
    參與者

    95-9 95265姜智仁
    1.蘇軾對於生命的整體觀想與詮釋過程,總結出蘇軾超曠生命的完成,是建立在多維面的「人生如流」之思考此一基本走向上,蘇軾的生命能激盪出一種無所不在的融入與無所不在的超越特質,而他超曠的人生觀想,即是在此種飽含著高度哲理與悲憫情懷的內在實質中,展現他獨具的特質。
    2.先想想在所剩有限的時間哩,對自己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非得必須去完成或實現的事情,不讓自己覺得沒做到這些事會很後悔甚至無時無刻都在擔心著,生命總有結束的一刻,我們千萬別總是用負面情緒來看待這件事,應「珍惜」眼前最重要的人事物,把握當下,後悔莫及是改變不了事實的,問問自己有多少次人生都是因為這一念之間的選擇錯誤,而錯過了許多,替自己好好想想也替對方好好想想,思考人生的生命價值與學問吧。

    #132143
    茬 林
    參與者

    1蘇軾在面對人生低谷時,發揮了堅強的決心,他意識到人生不必太在乎得失,而是要懂得享受當下。
    相比之下,張養浩面對無常感時,展現出了一種深刻的哲學思考。他認為人生本就是一場遊戲,無論成敗得失都不會影響它的本質。

    2當我面對生命的無常時,我會努力將自己想做的事、自己可以做到的事盡力完成,如此一來哪怕在失敗之時我也可以挺起胸告訴自己,我已經將自己的一切盡力爭取過了,奈何依舊無法改變一切不盡心之事。

    #132151
    詠丞 楊
    參與者

    蘇軾選擇超然於度外,而張養浩則是悲憾於生命的無常,兩人不同的背景境遇可能造就了不一樣的想法與體悟。
    2面對生命的無常,我會選擇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愛自己最愛的人,在車禍過後,我感受的是生命的脆弱,意外的突然,因此,每次跟父母打電話,在掛斷前我一定會跟他們說,我愛他們,既然生命是無常的,那就應該要盡自己所能,至少面對無常時,能夠坦然的說,我盡力了。

    #132164
    Ch en
    參與者

    教授五班95166陳威佑
    1.蘇軾選擇了放下一切事物去享受當下,張養浩則是選擇了感嘆於生命的不定性。
    2.我認為人生就應該活在當下,人生本就無常沒有人可以知道明天會怎樣,所以我們能做的只有把握當下。

    #132166
    靖承 張
    參與者

    95-9 95214張靖承
    1.蘇軾和張養浩面對生命的無常感有不同的觀察。蘇軾通過超然的心態放下利害算計的束縛,從而獲得當下的解脫快樂;而張養浩在觀察歷史的無情和必然中,悲壯地道盡人事無常,但卻沒有回答該如何度過有情的人生。
    2.人生的無常感是無法避免的,應該學會接受它並積極面對。可以自我提升、學習新知識、關注家庭和社會等方面入手,讓自己的人生更豐富、有意義。同時,要珍惜當下,用心去感受生命中的美好,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實和幸福。

    #132171
    騏竹 何
    參與者

    結算。

    #132177
    亭妤 陳
    參與者

    教授5班 95370 陳亭妤
    1.從蘇軾和張養浩的觀點和感悟來看,他們對於人生中的無常和歷史的洪流有著截然不同的反應和態度。蘇軾在遊覽隱君子、齊桓公、韓信等歷史遺跡後,領悟到人間禍福無常,不值得計較一時之利害得失。他通過超然的態度來看待人生,將個人的得失和煩惱融入歷史的洪流中,追求超越世俗的常樂。這種超然的心態讓他能夠在當下獲得解脫和快樂。而張養浩則在觀察周秦漢唐的遺跡中,感受到歷史的無情和必然。他對人生的無常和短暫感到悲壯,認為最終所有的生命都會歸於塵土。然而,他沒有給出具體的答案,關於無情天中的人們如何在有情的人生中度過。從觀察的角度來看,蘇軾和張養浩的觀察都關注了人生的無常和歷史的演變,但他們對待這種無常的態度和情感體驗卻截然不同。蘇軾通過超然和放下的態度,追求內心的平靜和快樂;而張養浩則表達了對無常的悲壯和無奈,沒有給出具體的解答。這種差異可能源於個人的性格、人生經歷和哲學觀。每個人對於人生的理解和應對方式都是獨特的,因此在面對無常和歷史的洪流時,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悟和回應。
    2.明確價值觀和目標:思考並確定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和人生目標,這可以幫助你在面對無常感時保持清晰的方向和意義。
    追求內心的滿足和快樂:尋找那些能夠給你內心帶來滿足和快樂的事物,這可能包括發展個人興趣愛好、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關注身心健康等。
    培養心態和情緒調適能力:學會接納人生中的變化和挑戰,培養積極的心態和靈活的情緒調節能力,這有助於應對無常感並保持內心的平靜。
    注重人際關係和社交連接:與他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培養支持和理解的社交網絡,這能夠帶來情感上的滿足和支持。
    追求個人成長和發展:持續學習、發展個人技能和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價值,這有助於實現個人成長和對生活的更深層次的理解。
    關注當下和珍惜當下:意識到生命的短暫和無常,學會珍惜和把握當下的時光和經歷,活在當下,享受每個瞬間的美好。
    為他人付出和奉獻:關注他人的需要,積極為他人提供幫助和支持,從中獲得滿足感和意義感。

    #132178
    參與者

    95-5 95086邱立
    1.蘇軾領悟到人間的無常後,選擇用超然的態度來面對人生的得失和煩惱,使得他在當下能獲得解脫和快樂。
    張養浩則感受到歷史的無情和必然,認為最終所以的一切都將歸回塵土。
    2.面對生命的無常,我會利用讀書閒暇的時間,安排自己進行休閒的活動。因為不知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到,所以利用空閒的時間來開自己的眼界,不是沈溺於手機遊戲或追劇之中,而是多多走到戶外去爬上百岳泡進海裡,感受大自然的呼吸,這樣可以更加充實我的內在。

    #132187
    李承穎
    參與者

    1.蘇軾是過著一種超然物外的生活,他已經看盡人生百態,從其中領悟出道理,下定決心不再爭名奪利,選擇隱退山林,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張養浩則是從歷史的洪流中,領悟出了萬事終將成為塵土的道理,但也並未明確點出對人生的看法。

    2.我認為人生要趁自己年輕的時候,多去嘗試看看,畢竟你還年輕,還有失敗的權利,如果只有龜縮在一個地方的話,我們的視野會更加的狹隘,因此我覺得現在正是出去外面多聽多看多學,但是既然我們在這裡,就只能透過有限的資源,自己努力的發展,增廣自己的見聞,拒絕當個井底之蛙。

    #132197
    東東 張
    參與者

    95-1 95067張熙莆
    1.從蘇軾和張養浩的觀察可以看出,他們面對生命的無常感有不同的態度和反應。蘇軾選擇超然和放下,將個人的得失和利害算計置於歷史的洪流之中,尋求內心的解脫和快樂。他意識到人間福禍無常,因此不再計較一時的得失,而是超越利益的束縛,追求內心的平靜和快樂。
    張養浩則更加著重於歷史的無情與必然,他深刻體悟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暫,對人事無常感到痛惜和無奈。他的觀察強調了人生的有限性和歷史的無情,沒有給出如何度過有情的人生的明確答案。

    2.面對生命的無常感,每個人可能會有不同的應對方式和安排人生的方式。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觀點和方法,但請注意,這些僅代表一種可能的看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經歷和價值觀。而我的做法是珍惜當下:珍惜和享受當下的時刻,活在當下,關注並感激身邊的人和事物。意識到生命的短暫性,將重心放在當下,積極地創造美好的回憶和體驗。

    #132201
    煜哲 林
    參與者

    散曲選
    95284林煜哲
    1.兩個人的處境不同,一位是無戰亂時期,一位是灰飛湮滅的處境,看得出來兩個人的心情及壓力有所不同
    2.每個年紀都有每個目標,一步一步的去達成,過好每一天,快樂生活,人因夢想而偉大,期許自己可以成為更好的人。

    #132214
    晨恩 洪
    參與者

    95-5 95213洪晨恩
    1.蘇軾對於生命的看法,結論得出出蘇軾曠達生命的完成,蘇軾的生命創造出一種無所不在的融入,而他不再計較得失,超越利益的束縛,追求內心的平靜和快樂展現他獨具的特質。
    2.將時間安排好把握每一刻,在安排事物時比較利益得失,是否對自己有所幫助,這樣才能準確的充實到自身的需求及幫助。

    #132215
    俊琦 陳
    參與者

    95-1 95087 陳俊琦
    1.兩人面對無常感的生命感發皆不同,說一說你的觀察?
    有些人可能感到生命的無常性和變化是令人不安和困擾的,因为它提醒人们生命的脆弱和不可預測性。这种感受可能引發焦慮、恐懼或對改變未来的不確定性感到擔憂。

    2. 你面對生命的無常感,如何安排自己有情有限的人生呢?
    生命的無常性提醒我们珍惜和享受當前的時刻。盡量活在當下,全身心地投入到正在經歷的事物中,珍惜與他人的相處、追求自己興趣並培養積極的心態是重要的。接受事物的變化和不可預側性,並尋找其中的機遇和成長。保持樂觀和希望的態度,處理挑戰和逆境。

    #132219
    祐 廷
    參與者

    95066江廷祐
    1.蘇軾透過對歷史遺跡的思考,領悟到人間禍福無常,放下一時之利害得失,追求超然的快樂。他將自己置於歷史洪流中,消融了個人順逆得失,達到超越利害算計的心境。
    張養浩在面對歷史的無情與必然時,感受到人事無常的悲壯和痛惜。他看到生命的不可逆轉和歸於塵土的結局,但未能回答有情的人如何面對無情的世界。
    兩人的觀察反映出個體對無常感的不同回應,蘇軾以超然的心態追求當下的快樂,而張養浩則深感人事無常的無情與無奈。

    2.面對生命的無常感,我認為我們可以安排自己有情有限的人生:首先,我們應該珍惜當下,學會活在當下的快樂中,不要被過去的遺憾或未來的焦慮所困擾。其次,我們應該追求內在的平靜和心靈的富足,培養正向的心態和情緒,以應對生命中的變故和挑戰。同時,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和情感支持系統,與他人分享愛與關懷,使自己和他人都能夠共同經歷生命的起伏和變化。最重要的是,明確自己的價值觀和目標,並努力追求與之相符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的人生有著獨特的意義和目的。

    #132222
    騏竹 何
    參與者

    好。

正在檢視 20 篇文章 - 1 至 20 (共計 20 篇)
  • 抱歉,回覆主題必需先登入。

2016 © 何騏竹研究與教學網站

聯絡我

歡迎透過這裡的線上表單來信交流!

Sending

Log in with your credentials

Forgot your details?